管道内不同障碍物对爆轰波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火焰加速与爆燃转爆轰的研究 | 第11-15页 |
1.2.2 爆轰波在直管道内传播的研究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6页 |
第2章 爆轰现象简介 | 第26-48页 |
2.1 爆轰理论 | 第26-28页 |
2.1.1 CJ模型 | 第26-27页 |
2.1.2 ZND模型 | 第27-28页 |
2.2 爆轰速度亏损 | 第28-29页 |
2.3 爆轰动力学参数 | 第29-40页 |
2.3.1 爆轰胞格尺寸 | 第29-33页 |
2.3.2 临界管径 | 第33-36页 |
2.3.3 临界直接起爆能量 | 第36-37页 |
2.3.4 爆轰极限 | 第37-40页 |
2.4 DDT极限准则 | 第40-43页 |
2.4.1 d/λ准则 | 第41页 |
2.4.2 L/λ准则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第3章 实验系统 | 第48-60页 |
3.1 实验装置 | 第48-54页 |
3.1.1 爆轰管道系统 | 第49页 |
3.1.2 障碍物系统 | 第49-52页 |
3.1.3 点火系统 | 第52-53页 |
3.1.4 混合气分配系统 | 第53页 |
3.1.5 数据采集系统 | 第53-54页 |
3.2 实验流程 | 第54-55页 |
3.3 误差分析 | 第55页 |
3.4 数值计算 | 第55-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4章 爆轰波在不同孔隙率圆管内的传播特性 | 第60-88页 |
4.1 光滑管道内爆轰波传播规律 | 第60-70页 |
4.1.1 不同当量比甲烷-氧气的爆轰极限 | 第60-64页 |
4.1.2 惰性添加剂对氢气-氧气爆轰极限的影响 | 第64-68页 |
4.1.3 临近爆轰极限的爆轰胞格 | 第68-70页 |
4.2 孔板障碍物对爆轰波的影响 | 第70-79页 |
4.2.1 DDT极限 | 第70-74页 |
4.2.2 临近DDT极限时的胞格结构 | 第74-79页 |
4.3 多孔介质对爆轰波的影响 | 第79-83页 |
4.3.1 爆轰波速度亏损 | 第79-82页 |
4.3.2 孔隙率对爆轰(DDT)极限的影响 | 第82-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第5章 爆轰波在含孔板阵列方管中的传播特性 | 第88-102页 |
5.1 不同孔板障碍物对爆轰波特性的影响 | 第88-94页 |
5.1.1 爆轰速度 | 第88-91页 |
5.1.2 DDT极限 | 第91-94页 |
5.2 障碍物间的胞格演化 | 第94-9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第6章 钝体对爆轰波传播的影响 | 第102-116页 |
6.1 钝体阵列对爆轰波的影响 | 第102-108页 |
6.1.1 爆轰波速度 | 第103-105页 |
6.1.2 爆轰胞格演化 | 第105-108页 |
6.2 单独钝体对爆轰衍射及重起爆的影响 | 第108-11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6-120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16-117页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7-118页 |
7.3 未来工作和展望 | 第118-120页 |
附录A 合成气-氧气混合气在不同管道内的速度亏损 | 第120-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在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