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8-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研究目标 | 第17页 |
2.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31页 |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2页 |
1.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 | 第19-20页 |
2.全面从严治党的特点 | 第20-21页 |
3.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二)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22-31页 |
1.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的内涵 | 第22-24页 |
2.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的特点 | 第24-25页 |
3.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二、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增强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的意义 | 第31-37页 |
(一)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的价值 | 第31-33页 |
1.指引发展方向的价值导向 | 第31-32页 |
2.增强监督工作的价值导向 | 第32页 |
3.保障党集中领导的价值导向 | 第32-33页 |
(二)全面从严治党拓植党内监督机制建设场域 | 第33-35页 |
1.强化关注群众利益诉求 | 第33-34页 |
2.提升廉政法制保障建设 | 第34页 |
3.保障国家健康持续发展 | 第34-35页 |
(三)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的再发展 | 第35-37页 |
1.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 | 第35页 |
2.促进党内监督机制建设自身发展 | 第35-36页 |
3.共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第36-37页 |
三、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的现状 | 第37-44页 |
(一)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的主要特点 | 第37-39页 |
1.全面落实监督责任 | 第37-38页 |
2.全面统筹兼顾 | 第38页 |
3.全面长管长严 | 第38-39页 |
4.全面标本兼治 | 第39页 |
(二)党内监督机制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39-41页 |
1.提升了对权力的再监督机制建设 | 第40页 |
2.增强了纪律约束机制的建设 | 第40-41页 |
3.强化了重点监督领导干部的机制建设 | 第41页 |
(三)党内监督机制建设面临的困境 | 第41-44页 |
1.监督机制建设运行失范 | 第41-42页 |
2.公开监督机制建设失衡 | 第42页 |
3.联动监督机制建设乏力 | 第42-43页 |
4.预防监督机制建设疲软 | 第43-44页 |
四、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内监督机制建设的路径思考 | 第44-53页 |
(一)全面落实治党责任——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设 | 第44-46页 |
1.增强党内监督意识 | 第44-45页 |
2.强化党内监督责任 | 第45页 |
3.提升党内监督效能 | 第45-46页 |
(二)全面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党内外的监督力量 | 第46-48页 |
1.加强民主党派的监督 | 第46-47页 |
2.提升舆论监督的作用 | 第47页 |
3.强化群众的监督能力 | 第47-48页 |
(三)全面长管长严——健全和完善联动监督制度建设 | 第48-50页 |
1.健全监督的法律法规制度 | 第48-49页 |
2.激发相互监督的内在驱动力 | 第49页 |
3.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保障机制 | 第49-50页 |
(四)全面标本兼治——发挥预防监督机构的实效 | 第50-53页 |
1.调动民主监督建设的积极性 | 第50-51页 |
2.协调党内外各方利益诉求 | 第51页 |
3.注重从源头上防范腐败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