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中风险分担模式优化研究--以江苏某高校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风险概述 | 第18-19页 |
2.1.1 风险的相关概念 | 第18页 |
2.1.2 风险的特征 | 第18页 |
2.1.3 风险的构成要素 | 第18-19页 |
2.2 风险管理 | 第19页 |
2.2.1 风险管理的目的 | 第19页 |
2.2.2 风险管理的步骤 | 第19页 |
2.2.3 风险管理的手段 | 第19页 |
2.3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风险类型 | 第19-20页 |
2.4 高校学生管理中风险分担 | 第20-23页 |
2.4.1 风险分担的含义 | 第20页 |
2.4.2 风险分担的原则 | 第20-21页 |
2.4.3 风险分担的内容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江苏某高校学生管理中风险分担模式现状 | 第23-32页 |
3.1 江苏某高校学生风险概况 | 第23-24页 |
3.2 江苏某高校风险分担现状分析 | 第24-29页 |
3.2.1 学生日常风险分担现状 | 第24-27页 |
3.2.2 学生突发事件风险分担现状 | 第27-29页 |
3.3 江苏某高校学生风险分担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第四章 高校学生管理中风险分担模式优化对策 | 第32-42页 |
4.1 风险分担模式优化的原则 | 第32页 |
4.2 风险分担主体的优化 | 第32-34页 |
4.3 风险分担模式优化设计 | 第34-38页 |
4.3.1 模式优化的构成 | 第34-35页 |
4.3.2 风险分担主体责任的确定 | 第35页 |
4.3.3 模式优化的实施 | 第35-38页 |
4.4 风险分担模式优化的实施对策 | 第38-42页 |
4.4.1 健全组织结构 | 第38-39页 |
4.4.2 加强学生风险分担的制度化建设 | 第39-40页 |
4.4.3 优化学生风险分担的实施环境 | 第40-41页 |
4.4.4 加强风险分担各方的信息沟通 | 第41页 |
4.4.5 增强法律援助与司法补充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