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3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1.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5-16页 |
1.3.2 教育质量监管理论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内容框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高校工程硕士教学质量监管政策概述 | 第19-23页 |
2.1 国外高校工程硕士教学质量监管政策概述 | 第19-22页 |
2.2 中国高校工程硕士教学质量监管政策概述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四川高校工程硕士教学质量监管政策的调查设计与执行 | 第23-30页 |
3.1 调查假设 | 第23-25页 |
3.1.1 教学环境是否监管到位 | 第23页 |
3.1.2 课程教学是否监管到位 | 第23-24页 |
3.1.3 学位论文是否监管到位 | 第24-25页 |
3.2 调查对象 | 第25-27页 |
3.2.1 工程硕士学生 | 第25页 |
3.2.2 工程硕士教学老师 | 第25-26页 |
3.2.3 工程硕士教学管理人员 | 第26-27页 |
3.3 问卷设计实施及检验 | 第27-30页 |
3.3.1 问卷设计及实施 | 第27-28页 |
3.3.2 效度检验 | 第28-29页 |
3.3.3 信度检验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四川高校工程硕士的教学环境监管分析 | 第30-38页 |
4.1 教学环境监管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35页 |
4.2 教学环境监管的关键性分析 | 第35-36页 |
4.2.1 招生管理监管 | 第35页 |
4.2.2 行政后勤监管 | 第35-36页 |
4.3 教学环境监管的经验与教训 | 第36-38页 |
4.3.1 招生工作监管的经验与教训 | 第36-37页 |
4.3.2 行政后勤监管的经验与教训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四川高校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监管分析 | 第38-47页 |
5.1 课程教学监管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5.2 课程教学监管的关键性分析 | 第42-44页 |
5.2.1 课程设置 | 第42页 |
5.2.2 授课讲师 | 第42-43页 |
5.2.3 教学组织与实施 | 第43-44页 |
5.3 课程教学监管的经验与教训 | 第44-47页 |
5.3.1 课程设置监管的经验与教训 | 第44-45页 |
5.3.2 授课讲师监管的经验与教训 | 第45页 |
5.3.3 课程教学组织监管的经验和教训 | 第45-47页 |
第六章 四川高校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监管分析 | 第47-55页 |
6.1 学位论文监管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6.2 学位论文监管的关键性分析 | 第51-53页 |
6.2.1 学位论文选题环节 | 第51-52页 |
6.2.2 学位论文指导环节 | 第52页 |
6.2.3 学位论文工作环节 | 第52-53页 |
6.3 学位论文监管的经验与教训 | 第53-55页 |
6.3.1 缺少校内实习监管 | 第53页 |
6.3.2 要求学位论文与培养需求结合 | 第53-55页 |
第七章 高校工程硕士教学质量监管政策的建议 | 第55-60页 |
7.1 完善工程硕士领域的教学资格认证评审 | 第55-57页 |
7.2 制定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 第57-58页 |
7.3 帮促教学点重视学位论文质量 | 第58-60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8.1 结论 | 第60页 |
8.2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问卷调查表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