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新时代优良家风的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尝试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研究难点和创新尝试第13-15页
2 中国传统、近代的优良家风概述第15-21页
    2.1 家庭内外关系处理第15-16页
        2.1.1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第15-16页
        2.1.2 琴瑟和鸣睦邻友爱第16页
    2.2 子孙后代培养教育第16-18页
        2.2.1 耕读传家博学笃志第16-17页
        2.2.2 谦和好礼重义守信第17-18页
    2.3 家庭生活治理方面第18-19页
        2.3.1 力戒骄奢克勤克俭第18页
        2.3.2 厉行家规恪守祖训第18-19页
    2.4 近代优良家风文化第19-21页
        2.4.1 民主自由男女平等第19-20页
        2.4.2 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第20-21页
3 习近平的优良家风建设思想第21-29页
    3.1 小家与大国的关系第21-23页
        3.1.1 家风建设关系民风国风第21页
        3.1.2 家风建设关系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第21-22页
        3.1.3 家风建设关系党风廉政建设第22-23页
    3.2 新时期建设优良家风的着力点第23-24页
        3.2.1 继承弘扬传统优良家风第23页
        3.2.2 发挥妇女在建设家风中的独特作用第23-24页
        3.2.3 切实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第24页
    3.3 习氏家风传统第24-29页
        3.3.1 忠厚淳朴的为人准则第25页
        3.3.2 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第25-26页
        3.3.3 廉洁自律的生活作风第26-29页
4 新时代建设优良家风的意义第29-37页
    4.1 有利于幸福和谐稳定的家庭建设第29-31页
        4.1.1 有助于家庭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第29-30页
        4.1.2 有助于个人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第30页
        4.1.3 有助于个人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第30-31页
    4.2 有利于传统优良家风的继承和发展第31-33页
        4.2.1 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良家风第31-32页
        4.2.2 促进传统优良家风在理论上的整合第32-33页
        4.2.3 结合时代特点给优良家风增添新内容第33页
    4.3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33-37页
        4.3.1 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第33-34页
        4.3.2 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第34-35页
        4.3.3 有利于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第35-37页
5 新时代建设优良家风面临的挑战第37-43页
    5.1 多元价值冲击下的家庭观念出现问题第37-39页
        5.1.1 自由失度,责任意识淡薄第37-38页
        5.1.2 享乐至上,勤俭意识不足第38页
        5.1.3 功利取向,情感意识薄弱第38-39页
    5.2 家庭教育主体引导不当甚至缺位第39-41页
        5.2.1 家庭教育主体的家风教育意识不足第39页
        5.2.2 家庭教育观念和引导方式有偏颇第39-40页
        5.2.3 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出现第40-41页
    5.3 学校教育和社会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5.3.1 学校的品德教育实践不足第41页
        5.3.2 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问题严重第41-42页
        5.3.3 媒体、公众人物的不良导向第42-43页
6 新时代建设与引导优良家风的路径第43-53页
    6.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第43-45页
        6.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家风建设的基本要求第43页
        6.1.2 促进家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合第43-44页
        6.1.3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44-45页
    6.2 创新传承内容拓宽传播渠道第45-47页
        6.2.1 革故鼎新创建新型家风第45页
        6.2.2 提升学校教育在方向上的引导第45-46页
        6.2.3 增强社区在好家风建设中的服务功能第46-47页
        6.2.4 利用主流媒体扩大传播影响第47页
    6.3 提升主体意识传承优良家风第47-49页
        6.3.1 强化对家长的再教育第47-48页
        6.3.2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第48-49页
        6.3.3 传承优良家风制定家规家训第49页
    6.4 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第49-53页
        6.4.1 廉洁修身廉以持家第49-50页
        6.4.2 学习红色家风传承红色经典第50页
        6.4.3 制定党章法规严守家风底线第50-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于成龙的廉政观及其现实意义
下一篇:抗战时期毛泽东政治动员思想及现代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