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燃料电池简述 | 第9-10页 |
1.2 高分子类质子交换膜 | 第10-12页 |
1.3 金属有机框架(MOFs)质子传导膜 | 第12-20页 |
1.3.1 以水为媒介的质子传导MOFs | 第12-17页 |
1.3.2 非水介质的质子传导MOFs | 第17-20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由H_3PDC构筑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 第23-45页 |
2.1 以Ni(II)为中心离子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研究 | 第23-31页 |
2.1.1 配合物[Ni(OH)(HPDC)(H_2O)]_n(1)的合成 | 第23-24页 |
2.1.2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测定及描述 | 第24-27页 |
2.1.3 配合物1的性质测定及分析 | 第27-31页 |
2.2 以Mn(II)为中心离子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 第31-37页 |
2.2.1 配合物[Mn(HPDC)(H_2O)_2]_n(2)的合成 | 第31页 |
2.2.2 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测定及描述 | 第31-34页 |
2.2.3 配合物2的性质测定及分析 | 第34-37页 |
2.3 以Cu(II)为中心离子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研究 | 第37-43页 |
2.3.1 配合物[Cu_2(HPDC)_2(H_2O)_2]_3·9H_2O·2CH_3CN(3)的合成 | 第37-38页 |
2.3.2 配合物3的晶体结构测定及描述 | 第38-41页 |
2.3.3 配合物3的性质测定及分析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由甲酸根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 | 第45-63页 |
3.1 以Zn(II)为中心离子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其性质研究 | 第45-52页 |
3.1.1 配合物[Zn_2(HCOO)_4(H_2O)]_n·5nH_2O(4)的合成 | 第45页 |
3.1.2 配合物4的晶体结构测定及描述 | 第45-49页 |
3.1.3 配合物4的性质测定及分析 | 第49-52页 |
3.2 以Co(II)为中心离子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研究 | 第52-61页 |
3.2.1 配合物5和6的合成 | 第52-53页 |
3.2.2 配合物5和6的晶体结构测定及描述 | 第53-59页 |
3.2.3 配合物5和6的性质测定及分析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由5-Aipa和5-Hipa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 | 第63-77页 |
4.1 以5-Aipa为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 第63-72页 |
4.1.1 配合物7和8的合成 | 第63-64页 |
4.1.2 配合物7和8的晶体结构测定及描述 | 第64-69页 |
4.1.3 配合物7和8的性质测定及分析 | 第69-72页 |
4.2 以5-Hipa和2,2’-Bipy为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 | 第72-76页 |
4.2.1 配合物[Zn(2,2’-Bipy)(5-Hipa)]_n(9)的合成 | 第72页 |
4.2.2 配合物9的晶体结构测定及描述 | 第72-76页 |
4.2.3 配合物9的性质测定及分析 | 第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附录 测试仪器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