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5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页 |
2、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 第11-12页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2、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四) 论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二、H省边防部队开展政治工作基本情况 | 第15-20页 |
(一) H省边防部队政治工作的主要机构及内容 | 第15-16页 |
1、秘书处 | 第15页 |
2、组织处 | 第15页 |
3、干部处 | 第15页 |
4、宣传文化处 | 第15-16页 |
5、纪检保卫处 | 第16页 |
(二) H省边防部队对政治工作质效考评标准、方法、结果认定与运用 | 第16-18页 |
1、考评标准 | 第16-17页 |
2、考评方法 | 第17-18页 |
3、考评结果的认定和运用 | 第18页 |
(三) 对H省边防部队政治工作质效的整体评价 | 第18-20页 |
三、H省边防部队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现状 | 第20-26页 |
(一) H省边防部队政治工作队伍概况 | 第20-23页 |
1、H省边防部队政治工作队伍基本情况 | 第20页 |
2、H省边防部队政治工作队伍结构分析 | 第20-23页 |
(二) H省边防部队对加强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系列措施 | 第23-26页 |
1、组织各类时间跨度较长的大型专项活动 | 第23页 |
2、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各类政治干部业务培训 | 第23-24页 |
3、基层支队级单位自行开展的政治队伍建设工作 | 第24-26页 |
四、H省边防部队政治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一) 选拔入口无序,造成政治干部先天不足 | 第26-27页 |
1、缺乏充裕的政治专业生源 | 第26页 |
2、政治岗位资格准入未成体系 | 第26页 |
3、岗前教育没有跟上 | 第26-27页 |
(二) 培养和任用不成机制,导致政治干部发展受阻 | 第27页 |
1、教育培训质量不高 | 第27页 |
2、队伍成长存在瓶颈 | 第27页 |
3、政治干部队伍的任用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27页 |
(三) 政治干部自主发展意识缺失 | 第27-28页 |
1、对自身职业专业性认识不清 | 第27-28页 |
2、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 第28页 |
3、工作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 第28页 |
(四) 对政治工作效益的评估存在误区 | 第28-30页 |
1、在评估标准上存在误区 | 第28-29页 |
2、在认知评估对象上存在误区 | 第29页 |
3、在坚持评估原则上存在误区 | 第29-30页 |
五、以H省边防部队案例为鉴,探索加强军队政工队伍建设有效途径 | 第30-35页 |
(一) 强化思想教育,把好入口关 | 第30-31页 |
1、加强政治干部价值观教育 | 第30页 |
2、加强政治干部宗旨教育 | 第30页 |
3、加强政治干部军队优良传统教育 | 第30页 |
4、加强政治干部职业道德教育 | 第30-31页 |
5、突出正本清源,选优配强政治干部 | 第31页 |
(二) 强化政治干部自主发展意识,为政治干部队伍建设注入动力 | 第31-32页 |
1、端正对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认识 | 第31-32页 |
2、政治干部要正确定位自身职业角色 | 第32页 |
3、强化政治干部的专业精神 | 第32页 |
(三) 提高各类政治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第32-33页 |
1、制定长远培训规划 | 第32-33页 |
2、改进培训方式方法 | 第33页 |
3、分种类、分层级开展培训 | 第33页 |
(四) 建立并严格落实科学完备的政治工作效益评估体系 | 第33-35页 |
1、必须确立科学的评估标准 | 第33-34页 |
2、必须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 | 第34页 |
3、必须严密评估的组织实施 | 第34页 |
4、必须坚持评估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 第34-35页 |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35-38页 |
(一) 研究总结 | 第35-37页 |
1、对政治工作认识误区的总结 | 第35-36页 |
2、对加强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政策措施的总结 | 第36-37页 |
(二) 展望 | 第37-38页 |
1、政治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只会加强不会弱化 | 第37页 |
2、专业人才的引进是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新趋势 | 第37页 |
3、政治工作队伍的专业性、独立性应当得到加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