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治理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问题提出 | 第15-16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1.2.3 实际意义 | 第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3 研究文献综述 | 第21-22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2-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2章 财务舞弊及治理的基本理论 | 第25-33页 |
2.1 财务舞弊概念 | 第25-26页 |
2.1.1 概念界定 | 第25页 |
2.1.2 相关概念比较 | 第25-26页 |
2.2 财务舞弊成因理论 | 第26-28页 |
2.2.1 冰山理论(二因素论) | 第26-27页 |
2.2.2 三角理论(三因素论) | 第27页 |
2.2.3 GONE理论(四因素论) | 第27-28页 |
2.2.4 风险因子理论 | 第28页 |
2.3 识别和预警理论 | 第28-32页 |
2.3.1 基本面分析法 | 第28-29页 |
2.3.2 财务分析法 | 第29页 |
2.3.3 现场调查 | 第29页 |
2.3.4 预警理论 | 第29-32页 |
2.4 治理手段 | 第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及动因分析 | 第33-48页 |
3.1 舞弊案例分析 | 第33-36页 |
3.1.1 金亚科技舞弊案例 | 第33-34页 |
3.1.2 雅百特舞弊案例 | 第34-35页 |
3.1.3 欣泰电气舞弊案例 | 第35-36页 |
3.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 | 第36-43页 |
3.2.1 信息披露 | 第36-37页 |
3.2.2 舞弊行为 | 第37-39页 |
3.2.3 舞弊手段 | 第39-41页 |
3.2.4 舞弊处罚 | 第41-43页 |
3.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 | 第43-47页 |
3.3.1 信息不对称 | 第43-44页 |
3.3.2 会计信息的商品属性 | 第44页 |
3.3.3 利益驱动 | 第44-45页 |
3.3.4 公司治理结构失效 | 第45-46页 |
3.3.5 市场机制分析 | 第46页 |
3.3.6 信息需求者分析 | 第46-47页 |
3.3.7 注册会计师审计分析 | 第47页 |
3.3.8 政府监管 | 第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财务舞弊治理体系的设置 | 第48-54页 |
4.1 公司治理结构 | 第48-50页 |
4.1.1 股权结构 | 第48-49页 |
4.1.2 财务制度 | 第49页 |
4.1.3 独立董事制度 | 第49页 |
4.1.4 监事会制度 | 第49-50页 |
4.2 审计部门 | 第50页 |
4.2.1 内部审计委员会 | 第50页 |
4.2.2 审计部 | 第50页 |
4.3 财务舞弊治理链条 | 第50-51页 |
4.3.1 监管体制 | 第50-51页 |
4.3.2 奖惩机制 | 第51页 |
4.4 国家相关法律、制度保障 | 第51-52页 |
4.4.1 国家相关法律 | 第51-52页 |
4.4.2 会计准则和制度 | 第52页 |
4.5 社会媒体监督机制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财务舞弊治理体系的实施建议 | 第54-61页 |
5.1 加强公司内部治理 | 第54-56页 |
5.1.1 着力改善股东大会治理 | 第54-55页 |
5.1.2 加强董事会治理 | 第55页 |
5.1.3 提升监事会治理能力 | 第55-56页 |
5.2 完善外审制度 | 第56-58页 |
5.2.1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规范建设 | 第57页 |
5.2.2 加强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 | 第57-58页 |
5.3 提升监管能力、加大处罚财务舞弊的力度 | 第58页 |
5.3.1 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 | 第58页 |
5.3.2 加大对财务舞弊的处罚 | 第58页 |
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诚信建设 | 第58-59页 |
5.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8-59页 |
5.4.2 加强上市公司诚信建设 | 第59页 |
5.5 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水平 | 第59-60页 |
5.5.1 提高中小投资者监督强度 | 第59-60页 |
5.5.2 提高债权人监督强度 | 第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