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1.1 狗牙根种质资源概述 | 第12-13页 |
1.1.1 狗牙根的起源与分布 | 第12页 |
1.1.2 狗牙根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1.2 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2.1 核心种质的概念和特征 | 第14页 |
1.2.2 核心种质的构建 | 第14-17页 |
1.2.2.1 原始数据的收集 | 第14-15页 |
1.2.2.2 核心种质的构建策略筛选 | 第15-17页 |
1.2.2.2.1 原始种质材料分组筛选 | 第15页 |
1.2.2.2.2 取样方法筛选 | 第15-16页 |
1.2.2.2.3 取样比例筛选 | 第16-17页 |
1.2.3 核心种质的评价 | 第17-18页 |
1.2.3.1 连续性数据评价 | 第17-18页 |
1.2.3.2 间断性数据评价 | 第18页 |
1.2.4 核心种质在牧草上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2.5 狗牙根核心种质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 分子标记数据在核心种质构建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1 简单序列重复(SSR) | 第19-20页 |
1.3.2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T) | 第20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6页 |
2.1 供试材料的来源与数量 | 第22页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2.3 仪器和试剂 | 第23-24页 |
2.4 利用狗牙根表型数据构建核心种质 | 第24-27页 |
2.4.1 狗牙根表型数据测定方法 | 第24页 |
2.4.1.1 数量性状测定方法 | 第24页 |
2.4.1.2 质量性状观测方法 | 第24页 |
2.4.2 表型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筛选 | 第24-26页 |
2.4.2.1 原始材料分组 | 第24-25页 |
2.4.2.2 取样方法、总体取样比例、聚类方法和遗传距离筛选 | 第25页 |
2.4.2.3 组内取样比例筛选 | 第25-26页 |
2.4.3 狗牙根表型核心种质构建 | 第26页 |
2.4.4 狗牙根表型核心种质评价 | 第26-27页 |
2.5 利用狗牙根SSR分子标记数据构建核心种质 | 第27-31页 |
2.5.1 狗牙根DNA提取与检测 | 第27页 |
2.5.2 狗牙根SSR-PCR反应体系正交优化 | 第27-28页 |
2.5.3 狗牙根SSR-PCR引物筛选 | 第28-30页 |
2.5.4 狗牙根SSR-PCR扩增程序 | 第30页 |
2.5.5 狗牙根SSR-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0页 |
2.5.6 狗牙根SSR分子标记数据统计分析 | 第30页 |
2.5.7 狗牙根SSR核心种质构建 | 第30-31页 |
2.5.7.1 分子数据遗传距离与聚类方法筛选 | 第30-31页 |
2.5.7.2 SSR核心种质构建 | 第31页 |
2.5.8 SSR核心种质评价 | 第31页 |
2.6 根据狗牙根SCoT分子标记数据构建核心种质 | 第31-34页 |
2.6.1 狗牙根DNA提取与检测 | 第31页 |
2.6.2 狗牙根SCoT-PCR反应体系与程序 | 第31页 |
2.6.3 狗牙根SCoT-PCR引物筛选 | 第31-33页 |
2.6.4 狗牙根SCoT-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3页 |
2.6.5 狗牙根SCoT分子标记数据统计分析 | 第33页 |
2.6.6 SCoT核心种质构建 | 第33页 |
2.6.7 SCoT核心种质评价 | 第33-34页 |
2.7 结合表型与分子数据构建狗牙根核心种质 | 第34-35页 |
2.7.1 表型与分子整合核心种质的构建 | 第34页 |
2.7.2 表型与分子整合核心种质的评价 | 第34-35页 |
2.8 四份核心种质的比较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73页 |
3.1 利用表型数据构建狗牙根核心种质(PCore) | 第36-45页 |
3.1.1 狗牙根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 第36页 |
3.1.2 狗牙根表型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筛选 | 第36-42页 |
3.1.2.1 取样方法、总体取样比例、聚类方法和遗传距离筛选 | 第36-40页 |
3.1.2.1.1 取样方法筛选 | 第37-38页 |
3.1.2.1.2 遗传距离筛选 | 第38页 |
3.1.2.1.3 聚类方法筛选 | 第38页 |
3.1.2.1.4 总体取样比例初步筛选 | 第38-40页 |
3.1.2.2 组内取样比例筛选与总体取样比例第二次筛选 | 第40-42页 |
3.1.3 狗牙根表型核心种质(PCore)的构建 | 第42-43页 |
3.1.4 狗牙根表型核心种质(PCore)的评价 | 第43-45页 |
3.1.4.1 表型遗传多样性参数评价 | 第43页 |
3.1.4.2 表型性状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3.1.4.3 主成分分析 | 第44-45页 |
3.2 利用SSR分子标记数据构建狗牙根核心种质 | 第45-55页 |
3.2.1 狗牙根DNA提取与检测 | 第45-46页 |
3.2.2 狗牙根SSR-PCR反应体系正交优化 | 第46-48页 |
3.2.3 狗牙根SSR-PCR引物筛选 | 第48页 |
3.2.4 狗牙根SSR扩增条带统计 | 第48-50页 |
3.2.5 狗牙根SSR核心种质(SSRCore)的构建 | 第50-54页 |
3.2.5.1 适合分子数据的遗传距离与聚类方法筛选 | 第50-52页 |
3.2.5.1.1 适合分子数据的聚类方法筛选 | 第50-52页 |
3.2.5.1.2 适合分子数据的遗传距离筛选 | 第52页 |
3.2.5.2 SSR核心种质(SSRCore)的构建 | 第52-54页 |
3.2.6 狗牙根SSR核心种质(SSRCore)的评价 | 第54-55页 |
3.2.6.1 遗传多样性参数评价 | 第54页 |
3.2.6.2 主成分分析 | 第54-55页 |
3.3 利用狗牙根SCoT数据构建核心种质(SCoTCore) | 第55-60页 |
3.3.1 狗牙根SCoT-PCR引物筛选 | 第55-56页 |
3.3.2 狗牙根SCoT扩增情况统计 | 第56-57页 |
3.3.3 狗牙根SCoT核心种质(SCoTCore)的构建 | 第57-59页 |
3.3.4 狗牙根SCoT核心种质(SCoTCoe)的评价 | 第59-60页 |
3.3.4.1 遗传多样性参数评价 | 第59页 |
3.3.4.2 主成分分析 | 第59-60页 |
3.4 结合表型、SSR和SCoT三种数据构建狗牙根核心种质(PMCore) | 第60-65页 |
3.4.1 综合数据核心种质(PMCore)的构建 | 第60-62页 |
3.4.2 综合数据核心种质(PMCore)的评价 | 第62-65页 |
3.4.2.1 遗传多样性参数评价 | 第62-63页 |
3.4.2.2 主成分分析 | 第63-65页 |
3.4.2.2.1 表型主成分分析 | 第63-64页 |
3.4.2.2.2 分子标记主成分分析 | 第64-65页 |
3.5 四份核心种质PCore、SSRCore、SCoTCore和PMCore的比较 | 第65-73页 |
3.5.1 表型方面的比较 | 第65-69页 |
3.5.1.1 表型遗传多样性参数比较 | 第65页 |
3.5.1.2 表型性状相关性比较 | 第65-67页 |
3.5.1.3 主成分分析比较 | 第67-69页 |
3.5.2 分子标记方面的比较 | 第69-73页 |
3.5.2.1 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参数比较 | 第69页 |
3.5.2.2 主成分分析比较 | 第69-73页 |
4 讨论 | 第73-79页 |
4.1 构建核心种质所用数据类型 | 第73页 |
4.2 核心种质的构建策略筛选 | 第73-75页 |
4.2.1 取样方法筛选 | 第74页 |
4.2.2 取样比例筛选 | 第74-75页 |
4.2.3 聚类方法筛选 | 第75页 |
4.2.4 遗传距离筛选 | 第75页 |
4.3 核心种质构建过程中分子与表型数据的整合 | 第75-76页 |
4.4 核心种质的评价 | 第76-77页 |
4.4.1 遗传多样性评价参数 | 第76-77页 |
4.4.2 相关性分析 | 第77页 |
4.4.3 主成分分析 | 第77页 |
4.5 四份核心种质的比较 | 第77-79页 |
5 结论 | 第79-81页 |
5.1 狗牙根核心种质的构建策略 | 第79页 |
5.2 狗牙根表型核心种质(PCore)的构建与评价 | 第79页 |
5.3 狗牙根SSR核心种质(SSRCore)的构建与评价 | 第79-80页 |
5.4 狗牙根SCoT核心种质(SCoTCore)的构建与评价 | 第80页 |
5.5 狗牙根综合核心种质(PMCore)的构建与评价 | 第80页 |
5.6 四份核心种质PCore、SSRCore、SCoTCore和PMCore的对比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缩略语表 | 第87-89页 |
附表 | 第89-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