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芒果概述 | 第9-11页 |
1.1.1 芒果 | 第9页 |
1.1.2 芒果的主要病害 | 第9-11页 |
1.2 查耳酮类化合物 | 第11-12页 |
1.2.1 查耳酮类化合物植物体内合成途径 | 第11页 |
1.2.2 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 第11-12页 |
1.3 查耳酮合酶基因概述 | 第12-13页 |
1.3.1 查耳酮合酶 | 第12页 |
1.3.2 查耳酮合酶基因 | 第12-13页 |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13-14页 |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 | 第13-14页 |
1.4.2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 | 第14页 |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14-1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8页 |
2.1 材料 | 第16-19页 |
2.2 方法 | 第19-28页 |
2.2.1 查耳酮抑菌活性的测试 | 第19页 |
2.2.2 芒果总DNA和总RNA提取及第一链cDNA合成 | 第19-21页 |
2.2.3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目的基因 | 第21-22页 |
2.2.4 PCR产物回收、连接和转化 | 第22-23页 |
2.2.5 MiCH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页 |
2.2.6 病原菌活化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7 病原菌接种芒果叶片和果实 | 第24页 |
2.2.8 芒果叶片中查耳酮的粗提取 | 第24-25页 |
2.2.9 7种叶面肥和7种杀菌剂分别处理芒果叶片 | 第25页 |
2.2.10 引物设计与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5-27页 |
2.2.11 查耳酮合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61页 |
3.1 查耳酮对供试菌株抑菌效果的分析 | 第28-32页 |
3.2 MiCHS基因gDNA克隆和cDNA克隆 | 第32-33页 |
3.3 MiCHS基因gDNA和cDNA序列比对分析 | 第33-37页 |
3.4 MiCHS蛋白质预测分析 | 第37-45页 |
3.5 病原菌侵染芒果所形成的病斑 | 第45页 |
3.6 总RNA提取质量分析 | 第45-46页 |
3.7 引物特异性检测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6-49页 |
3.8 芒果不同组织器官MiCHS1和MiCHS2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49-51页 |
3.9 病原菌对芒果叶片MiCH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3.10 芒果叶查耳酮提取量的分析 | 第53页 |
3.11 病原菌对芒果果实MiCH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53-56页 |
3.12 7种叶面肥对芒果MiCH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56-59页 |
3.13 7种杀菌剂对芒果MiCH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4 讨论 | 第61-67页 |
4.1 关于供试病原菌的选择 | 第61页 |
4.2 关于查耳酮的抑菌活性 | 第61-62页 |
4.3 芒果MiCHS基因的克隆 | 第62页 |
4.4 关于CHS基因序列分析 | 第62-63页 |
4.5 关于MiCHS蛋白质分析 | 第63页 |
4.6 关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材料的选择 | 第63-64页 |
4.7 关于病原菌侵染对芒果MiCH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4-65页 |
4.8 关于芒果叶片查耳酮含量变化与MiCHS基因表达的关系 | 第65页 |
4.9 关于7种叶面肥和7种杀菌剂对MiCH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5-67页 |
5 结论 | 第67-68页 |
5.1 查耳酮的抑菌活性 | 第67页 |
5.2 芒果查耳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7页 |
5.3 芒果MiCHS基因表达分析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