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2章 知识产权质权的厘定 | 第14-23页 |
2.1 知识产权质权的定义和特质 | 第14页 |
2.2 知识产权质权客体的范围 | 第14-23页 |
2.2.1 著作权质权的客体及我国“未来著作权”质押制度的构建研究 | 第15-20页 |
2.2.2 专利权质权的客体 | 第20-21页 |
2.2.3 商标专用权质权的客体 | 第21页 |
2.2.4 其他知识产权为知识产权质押客体的资格确定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质权设定的一般规则及问题探讨 | 第23-31页 |
3.1 知识产权质权设定的一般规则 | 第23-26页 |
3.1.1 知识产权质押合同 | 第23-24页 |
3.1.2 知识产权质权的登记 | 第24-25页 |
3.1.3 知识产权的评估 | 第25-26页 |
3.2 知识产权质权设定中的具体问题分析 | 第26-31页 |
3.2.1 以知识产权设质并不需交付权利证书 | 第26-27页 |
3.2.2 兼具抵押权特征的知识产权质权应体现知识产权特质 | 第27-29页 |
3.2.3 民法上占有及准占有制度难以与知识产权相适配 | 第29-31页 |
第4章 知识产权质权设定后的效力 | 第31-37页 |
4.1 知识产权质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 | 第31-32页 |
4.1.1 普通利息 | 第31-32页 |
4.1.2 违约金 | 第32页 |
4.1.3 损害赔偿金 | 第32页 |
4.2 知识产权质权效力所及的标的物范围 | 第32-33页 |
4.3 知识产权质权对人的效力 | 第33-37页 |
4.3.1 质权人的权利义务 | 第33-35页 |
4.3.2 出质人的权利义务 | 第35-37页 |
第5章 知识产权质权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第37-42页 |
5.1 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 第37页 |
5.2 完善知识产权质权登记制度 | 第37-39页 |
5.3 完善提存制度 | 第39页 |
5.4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 | 第39-41页 |
5.4.1 确立合理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规范 | 第40-41页 |
5.4.2 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机构 | 第41页 |
5.5 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保险机制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本人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