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社会治安防控预防研究 | 第12-13页 |
2.1 国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 | 第12页 |
2.2 国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页 |
3.1 文献参考法: | 第13页 |
3.2 分析法 | 第13页 |
(四) 文章结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钟山区社会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15-19页 |
(一) 钟山区社会治安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15-16页 |
1.1 治安形势严峻 | 第15页 |
1.2 命案防控难度大 | 第15页 |
1.3 矛盾纠纷隐患多、杂、广 | 第15-16页 |
1.4 智慧智能治安管控能力不足 | 第16页 |
1.5 队伍保障能力较为薄弱 | 第16页 |
1.6 人人参与的巡逻防控格局有待完善 | 第16页 |
(二) 原因分析 | 第16-19页 |
2.1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 第16-17页 |
2.2 人口流动频繁 | 第17页 |
2.3 群众法律观念淡薄 | 第17页 |
2.4 社会治安防控队伍薄弱 | 第17-18页 |
2.5 情报信息网络不畅通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钟山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状 | 第19-26页 |
(一) 组织机构 | 第19页 |
1.1 人力保障 | 第19页 |
1.2 经费保障 | 第19页 |
(二) 防控体系建设 | 第19-23页 |
2.1 人防建设 | 第19-20页 |
2.2 物防建设 | 第20-22页 |
2.3 技防建设 | 第22-23页 |
(三) 防控体系适应性分析 | 第23-24页 |
3.1 农村防控体系缺乏针对性 | 第23页 |
3.2 防控体系建设方向思路不清 | 第23页 |
3.3 自防自治的内生动力不足 | 第23-24页 |
3.4 在技防建设上重数量轻质量 | 第24页 |
(四) 防控效果 | 第24-26页 |
4.1 在联管联控上,合力不够,效果不好 | 第24-25页 |
4.2 在严打整治上,打不胜打,疲于奔命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大数据+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 | 第26-39页 |
(一)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目标 | 第26-27页 |
1.1 案件发生率低 | 第26页 |
1.2 公共秩序好 | 第26-27页 |
1.3 社会和谐稳定 | 第27页 |
1.4 群众满意度提高 | 第27页 |
(二) 发扬数据文化,强化大数据理念 | 第27-28页 |
(三) 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数据应用管理 | 第28-31页 |
3.1 做好统一规划,建立数据管理机构 | 第29页 |
3.2 对农村综治数据采集标准进行统一,有助于整合治安数据 | 第29-30页 |
3.3 盘活现有数据资产,消除现存数据壁垒 | 第30页 |
3.4 注重社会数据质量,加强对治安数据的开发 | 第30-31页 |
(四) 研发大数据分析技术,重视专门人才培养 | 第31-32页 |
4.1 对大数据技术不断进行研发,并组织数据化培训 | 第31页 |
4.2 建立数据化执法队伍,培养专门人才 | 第31-32页 |
(五) 重视信息资源共享,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智慧化程度 | 第32-36页 |
5.1 加强日常防控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度和广度 | 第32-34页 |
5.2 利用信息技术最新成果,着力提高公共安全监管的智慧化程度 | 第34-35页 |
5.3 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稳定维护的智慧化水平 | 第35-36页 |
(六) 目前钟山区农村大数据运用效能 | 第36-39页 |
6.1 数据实时采集 | 第36页 |
6.2 打破数据壁垒 | 第36-37页 |
6.3 治安数据分析 | 第37页 |
6.4 执法部门运用情况 | 第37页 |
6.5 延伸拓展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