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文献综述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内蒙古信用保证保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4-23页 |
2.1 内蒙古信用保证保险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2.1.1 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发展总体现状 | 第14-16页 |
2.1.2 个人消费类和“银保”或“政银保”类业务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2.2 内蒙古信用保证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3页 |
2.2.1 产品定价问题 | 第18-20页 |
2.2.2 保险公司赔付风险较大 | 第20-21页 |
2.2.3 产品设计同质化高 | 第21页 |
2.2.4 信用保证保险业发展程度低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内蒙古信用保证保险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3-32页 |
3.1 信用保证保险的运作体系还需完善 | 第23-25页 |
3.1.1 有效的“银保”或“政银保”合作模式尚未形成 | 第23-24页 |
3.1.2 保险公司自有渠道业务模式还在摸索 | 第24-25页 |
3.2 保险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较高 | 第25-28页 |
3.2.1 “银保”或“政银保”业务风险高 | 第25-26页 |
3.2.2 个人信用保证保险业务风险较高 | 第26-27页 |
3.2.3 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差 | 第27-28页 |
3.3 保险公司产品二次开发能力偏弱 | 第28-29页 |
3.4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 第29-30页 |
3.5 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信用保证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 | 第32-35页 |
4.1 美国经验 | 第32-33页 |
4.2 日本经验 | 第33页 |
4.3 经验总结 | 第33-35页 |
4.3.1 健全法律法规是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基础 | 第34页 |
4.3.2 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及信用担保机构 | 第34页 |
4.3.3 发挥政府资金的长效机制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解决内蒙古信用保证保险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35-41页 |
5.1 推动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基础 | 第35-36页 |
5.1.1 主动协调改善企业经营环境 | 第35页 |
5.1.2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信息共享 | 第35-36页 |
5.2 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是关键 | 第36-37页 |
5.3 加强风险管控是核心 | 第37-38页 |
5.4 加强保险机构自身内部建设是动力 | 第38-39页 |
5.4.1 重视保险产品研发 | 第38-39页 |
5.4.2 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 第39页 |
5.5 加大推广营销力度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