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汞的来源和危害 | 第14-16页 |
1.3 甲醛的来源和危害 | 第16页 |
1.4 汞和甲醛的排放控制技术 | 第16-21页 |
1.4.1 汞的排放控制技术 | 第16-19页 |
1.4.2 甲醛的排放控制技术 | 第19-21页 |
1.5 活性焦 | 第21-22页 |
1.5.1 活性焦概述 | 第21-22页 |
1.5.2 活性焦的应用 | 第22页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2-25页 |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1.6.2 研究的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实验系统设计 | 第25-34页 |
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26页 |
2.1.1 催化剂制备材料及仪器 | 第25页 |
2.1.2 不同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28页 |
2.2.1 比表面积测定(BET) | 第26-27页 |
2.2.2 扫描电镜(SEM) | 第27页 |
2.2.3 X-射线衍射(XRD) | 第27页 |
2.2.4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27页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7-28页 |
2.2.6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28页 |
2.3 实验设计及步骤 | 第28-33页 |
2.3.1 实验气体、试剂及仪器 | 第28-29页 |
2.3.2 实验过程设计 | 第29-31页 |
2.3.3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2.3.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CoCe/ACS催化剂脱汞脱甲醛实验结果讨论 | 第34-43页 |
3.1 不同催化剂的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3.1.1 CoM/ACs催化剂同时脱汞脱甲醛性能测试比较 | 第34-35页 |
3.1.2 Co/Ce的摩尔比对CoCe/ACs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 脱汞和脱甲醛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 | 第36-38页 |
3.2.1 Hg~0对甲醛转化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2 甲醛对Hg~0去除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烟气组分对脱汞脱甲醛的影响 | 第38-41页 |
3.3.1 O_2的影响 | 第39页 |
3.3.2 NO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3 SO_2的影响 | 第40页 |
3.3.4 H_2O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汞形态转化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催化剂表征及脱汞脱甲醛机理初步分析 | 第43-53页 |
4.1 BET、SEM及XRD表征分析 | 第43-45页 |
4.2 H_2-TPR表征分析 | 第45-46页 |
4.3 XPS表征分析 | 第46-49页 |
4.4 FT-IR表征分析 | 第49-50页 |
4.5 Co_8Ce_3/ACs催化剂脱汞脱甲醛机理初步探讨 | 第50-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54-55页 |
展望与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