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条件下基于Marxan和投资组合方法的长江中下游小白额雁栖息地保护策略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3 小白额雁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栖息地适宜性模型 | 第15-16页 |
1.2.2 保护区优化选址 | 第16页 |
1.2.3 投资组合理论的生态领域应用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收集 | 第20-30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2.2 小白额雁出现记录 | 第21-22页 |
2.3 环境因子数据来源 | 第22-27页 |
2.3.1 生物气候因子 | 第22-23页 |
2.3.2 植物分布数据 | 第23-24页 |
2.3.3 土地利用类型 | 第24-26页 |
2.3.4 斑块密度 | 第26页 |
2.3.5 其它数据 | 第26-27页 |
2.4 现有自然保护区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小白额雁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模型 | 第30-41页 |
3.1 理论与方法 | 第30-32页 |
3.1.1 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3.1.2 模型运行和阈值选择 | 第31页 |
3.1.3 结果评估 | 第31-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3.2.1 模型精度评价 | 第32-34页 |
3.2.2 小白额雁栖息地适宜性 | 第34-37页 |
3.2.3 小白额雁栖息地适宜性变化 | 第37-39页 |
3.3 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保护区优化选择 | 第41-52页 |
4.1 模型介绍 | 第41页 |
4.2 理论与方法 | 第41-44页 |
4.2.1 Marxan | 第41-43页 |
4.2.2 模拟退火算法 | 第43-44页 |
4.3 模型运行 | 第44-49页 |
4.3.1 保护成本 | 第44-47页 |
4.3.2 创建单元网格 | 第47页 |
4.3.3 保护目标设置 | 第47-48页 |
4.3.4 边界长度修正值选取 | 第48页 |
4.3.5 参数调整 | 第48-49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4.4.1 保护现状和保护区优选 | 第49-51页 |
4.4.2 保护空缺分析 | 第51页 |
4.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保护优化 | 第52-64页 |
5.1 模型介绍 | 第52-53页 |
5.2 理论与方法 | 第53-59页 |
5.2.1 适用条件 | 第53页 |
5.2.2 区域划分 | 第53-54页 |
5.2.3 模型原理 | 第54-56页 |
5.2.4 优选区内小白额雁栖息地质量 | 第56-57页 |
5.2.5 保护成本影响下的保护资产配置优化 | 第57-59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5.3.1 保护资产优化配置 | 第59-61页 |
5.3.2 保护成本影响下的保护资产配置 | 第61-63页 |
5.4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