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11-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7页 |
六、论文创新及不足 | 第17-19页 |
第一章 《量刑指导意见(二)》出台前的醉驾入罪标准及实践 | 第19-30页 |
第一节 《量刑指导意见(二)》出台前的入罪标准 | 第19-22页 |
一、入罪标准沿革 | 第19-21页 |
二、醉驾一律入罪的观点争议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量刑指导意见(二)》出台前的司法实践 | 第22-30页 |
一、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司法实践数据分析 | 第22-26页 |
二、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26-27页 |
三、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司法实践分析 | 第27-30页 |
第二章 《量刑指导意见(二)》对醉驾入罪标准修正的原因 | 第30-45页 |
第一节 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 第31-37页 |
一、“但书”条款的适用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宗旨 | 第31-32页 |
二、“但书”条款司法适用的合理性 | 第32-34页 |
三、“但书”条款对醉驾的司法适用 | 第34-37页 |
第二节 符合刑法的谦抑性 | 第37-39页 |
一、刑法的谦抑性内涵 | 第37-38页 |
二、醉驾不应一律入罪的合理性分析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对现有司法实践的修正 | 第39-45页 |
一、现有司法实践的操作阶段 | 第39-41页 |
二、地方法院已有的司法实践 | 第41-43页 |
三、“唯酒精含量”论的修正 | 第43-45页 |
第三章 《量刑指导意见(二)》的贯彻适用 | 第45-50页 |
第一节 醉驾情节的具体认定 | 第45-48页 |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认定 | 第45-46页 |
二、情节轻微的认定 | 第46-48页 |
第二节 醉驾罪与非罪的衔接处理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