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论 | 第10-3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27-30页 |
一、研究设计与过程 | 第30-40页 |
(一)研究设计 | 第30-35页 |
(二)研究过程 | 第35-40页 |
二、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现状调查研究 | 第40-64页 |
(一)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发展脉络 | 第40-42页 |
(二)学生问卷分析 | 第42-50页 |
(三)教师问卷分析 | 第50-58页 |
(四)科技辅导员问卷分析 | 第58-64页 |
三、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理念 | 第64-70页 |
(一)学生观:关注学生的学习 | 第64-65页 |
(二)学习观:从环境中学习 | 第65-66页 |
(三)学校观:学习发生的地方都是学校 | 第66-67页 |
(四)教师观:以能者为师 | 第67-70页 |
四、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原则 | 第70-74页 |
(一)基于课程标准:与学科课程内容相联系 | 第70页 |
(二)基于学校特色:与校本特质需求相联系 | 第70-71页 |
(三)充分利用场馆:与场馆展览主题相联系 | 第71-72页 |
(四)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学习兴趣相联系 | 第72-74页 |
五、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策略 | 第74-82页 |
(一)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模式 | 第74-76页 |
(二)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途径 | 第76-78页 |
(三)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保障 | 第78-79页 |
(四)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责任 | 第79-82页 |
结束语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附录 | 第90-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