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小学“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重庆市Y小学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导论第9-26页
    (一)问题提出第9-11页
    (二)核心概念界定第11-15页
    (三)文献综述第15-22页
    (四)研究设计第22-26页
一、“非遗”课程价值管窥第26-33页
    (一)“非遗”课程本体价值第26-30页
    (二)“非遗”课程工具价值第30-33页
        1.激活校本课程的“本土”韵味第30-31页
        2.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第31-33页
二、Y小学川剧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样态第33-55页
    (一)“非遗”项目——川剧述略第33-34页
    (二)川剧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第34-47页
    (三)川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分析第47-55页
三、“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探析第55-61页
    (一)“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困境第55-59页
    (二)“非遗”校本课程开发困境的原因探析第59-61页
四、“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化路径第61-69页
    (一)课程目标:凸显“非遗”育人价值第61-62页
    (二)课程内容:融合儿童生活情境第62-63页
    (三)课程实施:与社区文化场域和谐共生第63-64页
    (四)课程评价:体现多样性与差异性第64-69页
五、“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第69-73页
    (一)政府层面:提供政策与经费保障第69页
    (二)社区层面:发挥社区文化资源优势第69-70页
    (三)学校层面:建立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第70-73页
结束语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件第81-87页
致谢第87-89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国际理解的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课例研究
下一篇: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的馆校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