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植物营养、代谢与呼吸论文--生物固氮、游离氮的同化作用论文

苜蓿中华根瘤菌Sm2011 Tn5-sacB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共生相关突变体的筛选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语表第12-13页
1 前言第13-27页
    1.1 生物固氮作用第13-14页
    1.2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形成过程第14-21页
        1.2.1 根瘤菌结瘤基因的研究第15-19页
            1.2.1.1 结瘤基因的功能第17-18页
            1.2.1.2 结瘤基因的表达调控第18-19页
        1.2.2 根瘤菌固氮基因的研究第19-21页
    1.3 豆科植物中根瘤菌共生信号途径第21-23页
    1.4 根瘤发育与类菌体分化第23-25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7-39页
    2.1 材料第27-29页
        2.1.1 植物材料第27页
        2.1.2 供试质粒和菌株第27页
        2.1.3 引物第27-28页
        2.1.4 培养基第28-29页
        2.1.5 抗生素第29页
    2.2 方法第29-39页
        2.2.1 供体菌E.coliS17-1/pMH1701的获得第29-31页
            2.2.1.1 E.coli质粒的提取第29-30页
            2.2.1.2 质粒的验证第30页
            2.2.1.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0页
            2.2.1.4 大肠杆菌钙转化第30-31页
        2.2.2 苜蓿中华根瘤菌Sm2011对数期的估算及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第31页
            2.2.2.1 苜蓿中华根瘤菌Sm2011对数期估算第31页
            2.2.2.2 苜蓿中华根瘤菌Sm2011Km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第31页
        2.2.3 E.coliS17-1/pMH1701和E.coli/pRK2073对数期的估算第31-32页
        2.2.4 苜蓿中华根瘤菌Sm2011 Tn5-sacB突变体库的构建第32-35页
            2.2.4.1 三亲本杂交第32页
            2.2.4.2 突变体的复筛第32-33页
            2.2.4.3 突变体插入Tn5-sacB的PCR鉴定第33页
            2.2.4.4 三亲本转化效率的计算第33-34页
            2.2.4.5 突变体库菌株的培养和保藏第34-35页
                2.2.4.5.1 Sm2011突变体库单个菌株的培养第34页
                2.2.4.5.2 Sm2011突变体库单个菌株的保藏第34页
                2.2.4.5.3 Sm2011混合突变体库的制备及保藏第34-35页
        2.2.5 盆栽接种观察共生表型第35-36页
            2.2.5.1 苜蓿种子的萌发第35页
            2.2.5.2 盆栽接种实验第35-36页
        2.2.6 特定目标基因突变体筛选及插入位点的鉴定第36-39页
            2.2.6.1 特定目标基因突变体筛选及插入位点的鉴定第36-38页
            2.2.6.2 目标基因F/R引物对的验证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58页
    3.1 苜蓿中华根瘤菌Tn5-sacB转座子突变体库的构建第39-43页
        3.1.1 苜蓿中华根瘤菌Sm2011菌株Km抗性鉴定第39页
        3.1.2 三亲本杂交中供试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9-40页
        3.1.3三亲本杂交将pMH1701质粒转入Sm2011第40-41页
        3.1.4 Tn5-sacB插入突变体菌株的抗性鉴定第41-42页
        3.1.5 Tn5-sacB插入突变体菌株的PCR鉴定第42页
        3.1.6 苜蓿中华根瘤菌Tn5-sacB插入突变体库的保藏第42-43页
    3.2 利用苜蓿nad1突变体筛选Sm2011突变体库第43-45页
    3.3 苜蓿中华根瘤菌固氮酶基因nifH突变体的筛选和表型鉴定第45-49页
    3.4 苜蓿中华根瘤菌结瘤基因nodC突变体的筛选和表型鉴定第49-53页
    3.5 苜蓿根瘤菌肽聚糖合成相关基因突变体分离及表型鉴定第53-58页
4 总结、讨论与展望第58-63页
    4.1 总结第58-59页
    4.2 讨论与展望第59-63页
        4.2.1 抑制Mtnad1突变体共生缺陷表型的根瘤菌基因分析探讨第59-60页
        4.2.2 利用苜蓿根瘤菌固氮基因的功能来验证Sm2011 Tn5-sacB突变体库的有效性第60页
        4.2.3 苜蓿根瘤菌结瘤基因参与结瘤因子的合成第60-61页
        4.2.4 苜蓿根瘤菌肽聚糖基因参与类菌体发育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3页
附录一 :本研究所用的引物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研究
下一篇:拟南芥SMC5/6复合体中ASAP1-SNI1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