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0.1 新闻漫画的起源及影响 | 第8-9页 |
0.2 我国对漫画、新闻漫画的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0.3 创新性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0.4 漫画、新闻漫画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0.4.1 漫画 | 第11-12页 |
0.4.2 新闻漫画 | 第12-13页 |
0.5 我国新闻漫画的历史发展 | 第13-16页 |
1 抗战新闻漫画的兴起与发展 | 第16-24页 |
1.1 抗战新闻漫画的兴起 | 第16-21页 |
1.1.1 政治环境下抗战新闻漫画的兴起 | 第16-19页 |
1.1.2 报刊的发展壮大为抗战新闻漫画提供了基础 | 第19页 |
1.1.3 漫画宣传队与社团的创建 | 第19-20页 |
1.1.4 创办漫画刊物 | 第20-21页 |
1.2 抗战新闻漫画的发展 | 第21-24页 |
1.2.1 根据地的抗战新闻漫画 | 第21-24页 |
2 抗战新闻漫画的传播功能与传播理念 | 第24-32页 |
2.1 抗战新闻漫画的传播功能 | 第24-27页 |
2.1.1 传播战争信息 | 第24-25页 |
2.1.2 聚焦当下热点,评议新闻现象 | 第25-26页 |
2.1.3 揭露社会现象引导舆论 | 第26-27页 |
2.1.4 激发民众的抗敌热情 | 第27页 |
2.2 抗战新闻漫画的传播思想 | 第27-32页 |
2.2.1 受众层面:重视受众、了解受众需求 | 第28-29页 |
2.2.2 作者层面:重视作品的民族特点 | 第29-30页 |
2.2.3 社会层面:凸显作品的社会责任 | 第30-32页 |
3 用漫画形式传播抗战新闻的实质与特点 | 第32-39页 |
3.1 漫画形式传播抗战信息的实质 | 第32-35页 |
3.1.1 报道和揭露日军的残暴 | 第32-33页 |
3.1.2 凸显汉奸的丑恶嘴脸 | 第33-34页 |
3.1.3 号召军民共同抗战 | 第34页 |
3.1.4 增强国家人民抗战决心 | 第34-35页 |
3.2 抗战新闻漫画的传播特点 | 第35-39页 |
3.2.1 图片形式,传播更直观 | 第35-36页 |
3.2.2 传播多样化特点 | 第36-37页 |
3.2.3 传播大众化特点 | 第37-39页 |
4 抗战新闻漫画对当代中国新闻漫画的传播意义 | 第39-41页 |
4.1 增强新闻漫画的民族风格,体现民族性 | 第39页 |
4.2 聚焦新闻热点,了解受众需求 | 第39-40页 |
4.3 提升新闻漫画创作者水平 | 第40-41页 |
5 新闻漫画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 | 第41-43页 |
5.1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漫画发展的现状 | 第41页 |
5.2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漫画的发展前景 | 第41-42页 |
5.3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漫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