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关系视野下的丰子恺文艺创作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8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8-13页 |
三、研究基础 | 第13-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丰子恺的文学创作与艺术创作 | 第18-26页 |
第一节 丰子恺的文学创作 | 第18-21页 |
一、散文随笔 | 第19-20页 |
二、诗词创作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丰子恺的艺术创作 | 第21-26页 |
一、漫画创作 | 第22-23页 |
二、插图创作 | 第23-26页 |
第二章 丰子恺文艺创作中的图文分立 | 第26-47页 |
第一节 图文分立的表现 | 第26-33页 |
一、图大于文 | 第26-31页 |
二、文繁于图 | 第31-33页 |
第二节 读者接受的差异 | 第33-39页 |
一、“感性”接受 | 第34-37页 |
二、“理性”接受 | 第37-39页 |
第三节 图文分立的成因 | 第39-47页 |
一、异质差异 | 第39-43页 |
二、叙事差异 | 第43-47页 |
第三章 丰子恺文艺创作中的图文应和 | 第47-76页 |
第一节 文学文本向图像文本的转化 | 第48-54页 |
一、散文的具象化 | 第48-52页 |
二、散文的画境化 | 第52-54页 |
第二节 图像文本对文学文本的应和 | 第54-63页 |
一、漫画文本对文学文本的依赖 | 第55-59页 |
二、插图文本对文学文本的模仿 | 第59-63页 |
第三节 文学文本与图像文本的融合 | 第63-76页 |
一、互文性 | 第64-67页 |
二、共通性 | 第67-76页 |
结语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