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水稻黄单胞菌白叶枯致病变种三对重要双组份信号传导系统调控机制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第13-14页
1 前言第14-35页
    1.1 水稻黄单胞菌概述第14-17页
        1.1.1 白叶枯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水稻病害第14-15页
        1.1.2 水稻黄单胞菌概述第15-17页
    1.2 黄单胞菌的致病因子第17-23页
        1.2.1 三型分泌系统是重要的致病因子第17-21页
        1.2.2 多种致病因子共同影响黄单胞菌致病力第21-23页
    1.3 双组份信号传导系统调控黄单胞菌中的致病因子第23-30页
        1.3.1 双组份信号传导系统结构概述第23-25页
        1.3.2 双组份信号传导系统信号传递模式第25-26页
        1.3.3 黄单胞菌中的双组份信号传导系统第26-30页
    1.4 多种信号传导系统构成复杂的调控网络第30-34页
        1.4.1 群体感应系统控制致病因子的表达第30-32页
        1.4.2 第二信使环二鸟苷酸偶联多种调控系统第32-34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34-3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5-74页
    2.1 实验材料第35-56页
        2.1.1 菌株及质粒第35-41页
        2.1.2 引物第41-52页
        2.1.3 培养基及抗生素第52-55页
        2.1.4 仪器设备与试剂第55-56页
    2.2 实验方法第56-74页
        2.2.1 基本遗传操作第56-58页
        2.2.2 水稻黄单胞菌中无标记基因敲除第58-59页
        2.2.3 水稻黄单胞菌无标记插入目的DNA片段第59-60页
        2.2.4 水稻黄单胞菌对敏感水稻致病力测定第60-61页
        2.2.5 水稻黄单胞菌胞外多糖产量定性测定第61页
        2.2.6 水稻黄单胞菌群集运动测定第61页
        2.2.7 水稻黄单胞菌对活性氧及高渗透压耐受性测定第61-62页
        2.2.8 多基因操纵子中单基因回补策略第62-63页
        2.2.9 水稻黄单胞菌总蛋白抽提-蛋白质组样品准备第63页
        2.2.10 iTRAQ蛋白质组质谱分析第63页
        2.2.11 iTRAQ蛋白质组数据处理第63-64页
        2.2.12 水稻黄单胞菌总RNA抽提第64-65页
        2.2.13 水稻黄单胞菌cDNA第一链合成第65-66页
        2.2.14 SYBR Green I法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第66-67页
        2.2.15 蛋白异源表达纯化第67-69页
        2.2.16 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第69-70页
        2.2.17 细菌双杂交检测蛋白相互作用第70-71页
        2.2.18 水稻黄单胞菌环境适应性测定第71-72页
        2.2.19 凝胶阻滞迁移实验(EMSA)第72-73页
        2.2.20 RNA测序数据分析第73-7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4-122页
    3.1 全基因组普查PXO99~A中的双组份信号传导系统第74-81页
        3.1.1 PX099A中双组份信号传导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4-76页
        3.1.2 获得了PX099~A 39个组氨酸激酶基因缺失突变体第76-78页
        3.1.3 组氨酸激酶基因缺失对致病因子的影响第78-80页
        3.1.4 组氨酸激酶基因缺失对致病力的影响第80-81页
    3.2 StoS与SreKRS在水稻黄单胞菌中的功能研究第81-101页
        3.2.1 StoS与SreKRS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验证第81-83页
        3.2.2 StoS与SreKRS对PXO99~A生长的调控第83-84页
        3.2.3 StoS与SreKRS正调控胞外多糖以及群集运动第84-85页
        3.2.4 StoS与SreKRS正调控抗逆性第85-86页
        3.2.5 StoS或者SreKRS的功能缺失不影响PXO99~A致病力第86-87页
        3.2.6 iTRAQ差异蛋白质组结果概述第87-89页
        3.2.7 StoS与SreKRS信号通路之间相互重叠第89-91页
        3.2.8 StoS与SreKRS对胞外多糖以及群集运动的调控通路第91-94页
        3.2.9 StoS与SreKRS正调控逆境耐受性相关蛋白表达第94-95页
        3.2.10 StoS与SreKRS通过HrpG-HrpX负调控Hrp以及T3SSe第95-97页
        3.2.11 StoS与SreKRS转录后负调控HrpG第97-99页
        3.2.12 StoS与SreKRS是PXO99~A适应环境所必需的第99-101页
    3.3 PhoB/PhoR对水稻黄单胞菌致病力调控机理研究第101-122页
        3.3.1 PhoB/PhoR信息学分析第101-103页
        3.3.2 PhoR正调控PXO99~A的致病力第103页
        3.3.3 phoB缺失对PXO99~A致病力没有影响第103-104页
        3.3.4 PhoB直接正调控phoBR的表达第104-106页
        3.3.5 PhoR负调控phoBR的表达第106-107页
        3.3.6 过量表达PhoB对PX099A生长不利第107-109页
        3.3.7 PhoB/PhoR调控的靶标基因第109-114页
        3.3.8 PhoB/PhoR调控水稻黄单胞菌磷饥饿应急第114-117页
        3.3.9 PhoB/PhoR调控tonB受体基因表达第117-120页
        3.3.10 PhoB/PhoR通过调控木糖利用影响生长第120-122页
4 讨论与展望第122-127页
    4.1 黄单胞菌中Hrp以及T3SSe的调控机制探讨第122-123页
    4.2 phoR突变体生长变弱的原因第123-124页
    4.3 水稻黄单胞菌对磷酸盐匮乏的应对策略第124-125页
    4.4 本研究对黄单胞菌中信号传导机制理解的提升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9页
附录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外源渗入系构建的DH群体角果相关性状的QTL检测
下一篇:柑橘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功能分析及其转录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