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综述 | 第12-31页 |
1.1 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育种 | 第12-17页 |
1.1.1 芸薹属及芸薹属重要物种 | 第12-14页 |
1.1.2 芸薹属近缘种遗传资源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1.3 远缘杂交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1.4 中国油菜育种历程及目标 | 第16-17页 |
1.2 甘蓝型油菜每角果粒数、角果长、千粒重的研究 | 第17-21页 |
1.2.1 甘蓝型油菜每角果粒数、角果长、千粒重的遗传分析 | 第17-18页 |
1.2.2 甘蓝型油菜角果性状QTL定位研究 | 第18-20页 |
1.2.3 控制角果性状的基因 | 第20-21页 |
1.3 植物数量性状定位进展 | 第21-29页 |
1.3.1 分子标记的发展 | 第22-25页 |
1.3.2 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基因定位 | 第25-26页 |
1.3.3 主效与微效QTL | 第26页 |
1.3.4 多效性QTL | 第26-27页 |
1.3.5 定位群体 | 第27-2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9-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2.2 田间实验与性状考察 | 第32页 |
2.3 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2.4 群体基因型分析及连锁图谱构建 | 第33-37页 |
2.4.1 基因组DNA提取 | 第33页 |
2.4.2 基因分型及连锁图谱构建 | 第33-37页 |
2.5 QTL检测 | 第37-38页 |
2.6 QTL区分与整合 | 第38页 |
2.7 角果相关性QTL搜集与定位 | 第38页 |
2.8 候选基因预测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67页 |
3.1 DH群体和亲本的表型 | 第39-43页 |
3.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43-47页 |
3.3 每角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QTL检测 | 第47-54页 |
3.4 多效性UNIQUE QTL分析 | 第54-55页 |
3.5 控制每角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QTL比较 | 第55-61页 |
3.6 角果相关性状候选基因预测 | 第61-67页 |
4 讨论 | 第67-71页 |
4.1 连锁图谱的构建和角果相关性状QTL定位 | 第67-68页 |
4.2 角果相关性状新QTL | 第68页 |
4.3 共定位QTL | 第68-70页 |
4.4 本实验结果潜在的应用价值 | 第70-71页 |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总结 | 第71页 |
5.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71-72页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90页 |
附录 Ⅰ | 第90-101页 |
附录 Ⅱ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