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建设驱动学校效能增值研究--以北京市M小学课程改革为个案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1-40页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三、核心概念澄清与界定 | 第17-21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40页 |
第一章 学校内涵建设理论与实践 | 第40-64页 |
第一节 学校内涵建设理论研究 | 第40-51页 |
一、学校内涵建设的目的 | 第40-42页 |
二、学校内涵建设的使命 | 第42-43页 |
三、学校内涵建设的构成要素 | 第43-44页 |
四、内涵建设内在逻辑的理清 | 第44-51页 |
第二节 北京市M小学学校内涵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51-64页 |
一、内涵建设的基础:创设分享目标 | 第52页 |
二、内涵建设内核:“1+X课程”构建及实施 | 第52-58页 |
三、内涵建设的外核: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 第58-60页 |
四、内涵建设的保障:重构学校管理机制 | 第60-61页 |
五、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实践探索 | 第61-62页 |
六、内涵建设的软实力:校园文化建设 | 第62-64页 |
第二章 学校效能理论与效能增值评价 | 第64-79页 |
第一节 学校效能增值基本理论研究 | 第64-70页 |
一、学校效效能 | 第64-66页 |
二、学校效能理论模型 | 第66-67页 |
三、学校效能模式及其特征 | 第67-68页 |
四、学校效能增值评量基本过程 | 第68-70页 |
第二节 北京市M小学学校效能增值评价 | 第70-79页 |
一、学生及学业成就评价 | 第70-76页 |
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 第76-77页 |
三、学校领导管理效能测评 | 第77-79页 |
第三章 内涵建设驱动效能增值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79-93页 |
第一节 学校内涵建设驱动学校效能增值的机制 | 第79-83页 |
一、学校内涵建设的实质:学校教育的存量改革 | 第79-80页 |
二、学校效能增值的实质:学校育人功能升级 | 第80-81页 |
三、内涵建设驱动效能增值的内在运行机制分析 | 第81-83页 |
第二节 内涵建设驱动学校效能增值的情状 | 第83-93页 |
一、内涵建设驱动学校效能增值的成效 | 第83-88页 |
二、内涵建设驱动效能增值机制的问题情状 | 第88-93页 |
第四章 内涵建设驱动效能增值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 第93-103页 |
第一节 内涵建设驱动效能增值的问题 | 第93-98页 |
一、内涵驱动学校效能增值的问题厘清及表征 | 第93-96页 |
二、内涵建设驱动学校效能增值问题归因分析 | 第96-98页 |
第二节 内涵建设驱动效能增值的问题对策与经验推广 | 第98-103页 |
一、北京M小学内涵发展的路径调适 | 第98-101页 |
二、甘肃省农村小学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 第101-10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103页 |
二、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第103页 |
三、研究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3页 |
附录 | 第113-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