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善治视阈下的大学新生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20页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选题背景第9-10页
        2.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国内现状第11-14页
        2.国外现状第14-16页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6-19页
        1.研究方法第16页
        2.研究思路第16-19页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第19-20页
        1.研究创新点第19页
        2.研究不足第19-20页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0-30页
    (一)相关概念第20-25页
        1.善治第20-22页
        2.大学新生第22-23页
        3.新生教育管理第23-25页
    (二)理论基础第25-26页
        1.善治理论第25页
        2.PDCA戴明循环理论第25-26页
        3.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6页
    (三)善治视阈下新生教育的应然状态第26-30页
        1.多方参与:多元化的参与主体第26-27页
        2.以法为度:体系化的工作制度第27-28页
        3.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服务内容第28页
        4.效率优先:系统化的工作环节第28-30页
二、新生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第30-41页
    (一)新生教育管理的进展第30-34页
        1.推广范围逐渐扩大第30-31页
        2.物资环境有所改善第31-32页
        3.组织团队初步建立第32-33页
        4.形式内容逐步丰富第33-34页
    (二)新生教育管理的问题第34-38页
        1.部分高校重视度不够第34-35页
        2.设施资源供给不充分第35-36页
        3.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够第36页
        4.学生群体满意度不高第36-38页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8-41页
        1.政策制度尚不健全第38页
        2.参与主体力量单一第38-39页
        3.专业组织暂未兴起第39-40页
        4.工作方案忽视需求第40-41页
三、美国新生教育的FYE计划及善治特征第41-47页
    (一)美国新生教育的总体情况第41-43页
        1.实践历史悠久第41页
        2.范围覆盖全国第41页
        3.专业机构众多第41-42页
        4.模式体系成熟第42-43页
    (二)美国新生教育的FYE计划第43-45页
        1.促进新生学术适应的工作定位第43页
        2.统筹全局性工作的专门机构第43-44页
        3.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服务内容第44页
        4.引领新生启发探究的实践形式第44-45页
        5.注重多元评价反馈的工作机制第45页
    (三)FYE计划的善治特征第45-47页
        1.以法为度:建立全方位的制度体系第45页
        2.多方参与:吸纳多元化的参与主体第45-46页
        3.分工专业:成立专业化的组织机构第46页
        4.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工作方案第46-47页
四、我国新生教育的善治对策第47-54页
    (一)建立系统化的政策制度第47-48页
        1.教育部门出台宏观政策第47页
        2.高校内部完善制度体系第47-48页
    (二)吸纳多元化的参与主体第48-50页
        1.政府是新生教育的引导者和监管者第48页
        2.高校是新生教育的统筹者和执行者第48-49页
        3.社会是新生教育的辅助者和参与者第49-50页
        4.家庭是新生教育的协助者第50页
    (三)培育专业化的组织机构第50-51页
        1.培育新生教育学术研究组织第50-51页
        2.成立新生教育实践指导中心第51页
        3.成立新生教育质量评估中心第51页
    (四)施行个性化的工作方案第51-54页
        1.拓展互联网工作渠道第51-52页
        2.提供个性化的工作内容第52页
        3.倡导人性化的工作形式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1:关于新生教育参与体验的网络问卷(学生版)第58-60页
附录2:关于新生教育管理现状的采访提纲(教师版)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难度、学习形式对大学生样例学习效果的影响
下一篇:“两微一端”对宁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