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 第10-11页 |
1.3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ACC系统的距离策略 | 第11-12页 |
1.3.2 ACC系统的控制策略 | 第12-14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模型 | 第16-33页 |
2.1 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 | 第16-29页 |
2.1.1 发动机模型 | 第17-19页 |
2.1.2 液力变矩器模型 | 第19-21页 |
2.1.3 变速器模型 | 第21-23页 |
2.1.4 车辆驱动系统模型 | 第23-27页 |
2.1.5 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仿真 | 第27-29页 |
2.2 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距离模型 | 第29-32页 |
2.2.1 安全距离算法研究 | 第29-30页 |
2.2.2 安全距离算法设计 | 第30-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PID控制策略的ACC系统实验研究 | 第33-40页 |
3.1 实验平台的建立 | 第33-37页 |
3.1.1 毫米波雷达标定 | 第33-35页 |
3.1.2 摄像机安装及标定 | 第35-36页 |
3.1.3 CANape介绍 | 第36页 |
3.1.4 车载工控机 | 第36-37页 |
3.2 定速巡航实验 | 第37-38页 |
3.3 跟随模式实验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ACC系统控制策略 | 第40-51页 |
4.1 模糊控制理论 | 第40页 |
4.2 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 | 第40-44页 |
4.2.1 模糊集合 | 第40-42页 |
4.2.2 隶属度函数 | 第42-43页 |
4.2.3 去模糊化过程 | 第43-44页 |
4.3 ACC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44-50页 |
4.3.1 ACC系统控制策略流程 | 第44-46页 |
4.3.2 控制器输入量模糊化 | 第46页 |
4.3.3 确定输入输出变量论域 | 第46-47页 |
4.3.4 隶属度函数选取 | 第47页 |
4.3.5 控制器模糊规则建立 | 第47-49页 |
4.3.6 去模糊化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ACC系统仿真研究 | 第51-60页 |
5.1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 | 第51-54页 |
5.1.1 Carsim软件简介 | 第51-52页 |
5.1.2 Carsim和Simulink实时接口设置 | 第52-53页 |
5.1.3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联合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53-54页 |
5.2 典型工况的仿真研究 | 第54-58页 |
5.2.1 高速切入工况 | 第54-56页 |
5.2.2 低速切出工况 | 第56-57页 |
5.2.3 跟随工况 | 第57-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全文总结 | 第60页 |
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