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清香木及其应用 | 第11-12页 |
1.2 观赏植物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物理诱变育种 | 第13-15页 |
1.2.2 化学诱变育种 | 第15-16页 |
1.2.3 诱变材料的选择 | 第16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清香木的诱变效应研究 | 第19-5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1 ~(60)Coγ射线诱变实验 | 第21页 |
2.2.2 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实验 | 第21页 |
2.2.3 胺磺灵(Oryzalin)诱变实验 | 第21-22页 |
2.2.4 紫外线辐照诱变实验 | 第22-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55页 |
2.3.1 ~(60)COγ辐射诱变实验结果 | 第23-29页 |
2.3.1.1 不同剂量辐射对发芽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1.2 不同剂量辐射对成苗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1.3 不同剂量辐射对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25-29页 |
2.3.2 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实验结果 | 第29-37页 |
2.3.2.1 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 | 第29-32页 |
2.3.2.2 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对成苗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2.3 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对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33-37页 |
2.3.3 胺磺灵(Oryzalin)诱变实验结果 | 第37-45页 |
2.3.3.1 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 | 第37-40页 |
2.3.3.2 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对成苗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2.3.3.3 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对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41-45页 |
2.3.4 紫外线诱变实验结果 | 第45-55页 |
2.3.4.1 不同强度和时间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 | 第45-49页 |
2.3.4.2 不同强度和时间处理对成苗率的影响 | 第49-51页 |
2.3.4.3 不同强度和时间处理对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51-55页 |
2.4 讨论 | 第55-57页 |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3.1 结论 | 第57-58页 |
3.2 存在的问题 | 第58页 |
3.3 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9页 |
附录B 清香木的诱变效应研究实验附图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