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英文缩写词及其英汉对照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1 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 第14-19页 |
1.1.1 第一代分子标记技术 | 第14-15页 |
1.1.2 第二代分子标记技术 | 第15-19页 |
1.1.3 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 | 第19页 |
1.2 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育种研究上的应用 | 第19-22页 |
1.2.1 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 | 第19-21页 |
1.2.2 亲缘关系分析和亲本鉴定 | 第21页 |
1.2.3 品种鉴定 | 第21页 |
1.2.4 遗传图谱构建 | 第21-22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50份茶树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及特异片段的克隆 | 第23-57页 |
2.1 RAPD分析 | 第23-31页 |
2.1.1 试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23-25页 |
2.1.2 RAPD分析的试验方法 | 第25-30页 |
2.1.2.1 茶树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5-28页 |
2.1.2.2 RAPD-PCR扩增反应体系的确立 | 第28-30页 |
2.1.2.3 RAPD-PCR扩增产物电泳 | 第30页 |
2.1.3 RAPD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0-31页 |
2.2 RAPD特异片段的克隆 | 第31-32页 |
2.2.1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2.2.2 测序结果分析 | 第32页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2-52页 |
2.3.1 茶树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2.3.2 RAPD-PC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33-37页 |
2.3.3 RAPD-PCR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7-38页 |
2.3.4 RAPD数据分析 | 第38-50页 |
2.3.4.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8页 |
2.3.4.2 亲缘关系与聚类分析 | 第38-44页 |
2.3.4.3 分子鉴别 | 第44-50页 |
2.3.5 特异片段的克隆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2.4 讨论 | 第52-57页 |
2.4.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 第52-53页 |
2.4.2 RAPD-PCR扩增反应条件和程序优化 | 第53页 |
2.4.3 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聚类分析 | 第53-55页 |
2.4.4 分子鉴别 | 第55-56页 |
2.4.5 特异片段的功能推测 | 第56-57页 |
第三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57-59页 |
3.1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3.1.1 成功之处 | 第57页 |
3.1.2 不足之处 | 第57-58页 |
3.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附录1 本试验中主要试剂配方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