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国内外再生混凝土发展应用现状第10-11页
        1.2.1 国外再生混凝土发展应用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再生混凝土发展应用现状第11页
    1.3 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1 再生骨料基本特性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3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4 再生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第15页
    1.5 本文开展的工作第15-17页
2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拉压性能试验研究第17-32页
    2.1 试验设计第17页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装置第17-21页
        2.2.1 原材料第17-21页
        2.2.2 设备装置第21页
    2.3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21-22页
        2.3.1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论第21页
        2.3.2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第21-22页
    2.4 试块制作与试验方法第22-24页
        2.4.1 试块制作第22-24页
        2.4.2 试验方法第24页
    2.5 试验现象第24-26页
        2.5.1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立方体受压破坏过程与形态第24-25页
        2.5.2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劈裂抗拉破坏过程与形态第25-26页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6-31页
        2.6.1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和易性分析第26-27页
        2.6.2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分析第27-29页
        2.6.3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分析第29-31页
    2.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研究第32-58页
    3.1 试验梁设计第32-34页
        3.1.1 试验材料第32-33页
        3.1.2 构件设计第33页
        3.1.3 构件制作第33-34页
    3.2 加载及量测方案第34-36页
        3.2.1 加载方案第34页
        3.2.2 量测方案第34-36页
    3.3 试验现象第36-41页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1-48页
        3.4.1 试验梁平截面假定验证第41-43页
        3.4.2 试验梁承载力分析第43页
        3.4.3 试验梁荷载—跨中挠度分析第43-44页
        3.4.4 试验梁纵向受拉普通钢筋应力第44-45页
        3.4.5 试验梁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应力增量第45-46页
        3.4.6 裂缝开展与分布分析第46-48页
    3.5 现行规范对无粘结预应力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弯计算适用性研究第48-57页
        3.5.1 试验梁预应力损失计算第48-49页
        3.5.2 试验梁钢绞线应力增量计算第49-51页
        3.5.3 试验梁正截面极限受弯承载力计算第51-53页
        3.5.4 试验梁挠度计算第53-54页
        3.5.5 试验梁最大裂缝宽度计算第54-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 无粘结预应力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有限元分析第58-69页
    4.1 ABAQUS软件介绍第58页
    4.2 材料模型第58-63页
        4.2.1 混凝土本构模型第58-63页
        4.2.2 钢材本构模型第63页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3-65页
        4.3.1 模型单元选取和接触关系第63-64页
        4.3.2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第64页
        4.3.3 预应力的施加第64页
        4.3.4 有限元模型第64-65页
    4.4 ABAQUS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第65-68页
        4.4.1 承载力分析第65页
        4.4.2 变形分析第65-67页
        4.4.3 混凝土分析第67-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控制器外设子系统设计与验证研究
下一篇:王充的语文读写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