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王九思曲作比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康海、王九思生平和思想的比较 | 第10-31页 |
第一节 康、王生平比较 | 第10-22页 |
一、家世及仕途经历 | 第10-15页 |
(一)家世 | 第10-13页 |
(二)仕途经历 | 第13-15页 |
二、交游状况 | 第15-22页 |
(一)康、王之交 | 第16-20页 |
(二)两人与李梦阳之交 | 第20-21页 |
(三)两人与李开先之交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康、王政治思想与文学观念比较 | 第22-31页 |
一、政治思想 | 第22-25页 |
二、文学观念 | 第25-31页 |
(一)诗文观念 | 第26-28页 |
(二)曲论主张 | 第28-31页 |
第二章 康海、王九思散曲之比较 | 第31-56页 |
第一节 概说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题材内容比较 | 第32-50页 |
一、愤世叹世之曲 | 第32-35页 |
二、乐闲遣怀之曲 | 第35-40页 |
(一)淡泊恬退,归隐田园的隐逸曲 | 第35-37页 |
(二)酣畅淋漓,对酒交游的宴饮曲 | 第37-40页 |
三、风情闺怨之曲 | 第40-44页 |
四、山水景物之曲 | 第44-47页 |
(一)寄情山水之曲 | 第44-45页 |
(二)绘景状物之曲 | 第45-47页 |
五、自寿祝寿之曲 | 第47-49页 |
六、其他 | 第49-50页 |
第三节 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比较 | 第50-53页 |
一、艺术风格比较 | 第50-51页 |
二、表现手法比较 | 第51-53页 |
(一)语言艺术 | 第51-52页 |
(二)其他艺术手法 | 第52-53页 |
第四节 宫调曲牌运用比较 | 第53-56页 |
第三章 康海、王九思戏曲之比较 | 第56-65页 |
第一节 同名剧作《中山狼》之比较 | 第56-60页 |
一、创作动机与题旨 | 第56-58页 |
二、剧作比较 | 第58-60页 |
第二节 《王兰卿》与《杜甫游春》的不同意蕴 | 第60-61页 |
第三节 艺术特色比较 | 第61-65页 |
一、人物形象方面 | 第61-63页 |
二、形制结构方面 | 第63页 |
三、语言风格方面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康海、王九思曲作异同的成因 | 第65-70页 |
第一节 个人遭遇与个性气质 | 第65-67页 |
第二节 师承与前人影响 | 第67-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