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9-11页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第9页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第一章 郑献甫的生平交流与著述第11-16页
    第一节 郑献甫的生平第11-12页
    第二节 郑献甫的交游第12-16页
第二章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的主要内容第16-21页
    第一节 写景记事第16-17页
    第二节 书序文论第17-19页
    第三节 寿序诔志第19-21页
第三章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的艺术特色第21-27页
    第一节 注重写实第21-23页
    第二节 用典贴切雅致第23-24页
    第三节 语言清新古朴第24-27页
下编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注第27-399页
    凡例第27-28页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序第28-33页
    史传论第33-36页
    山问第36-40页
    快绿园小集记第40-44页
    游白龙洞记第44-46页
    高明瘗旅会碑记第46-47页
    白崖山寨记为松如林子作第47-49页
    孔氏抚孤事略为郡侯韵函大令作第49-54页
    书嘉应梁子藤州殉难事第54-58页
    是亦家记第58-62页
    浈水纪行第62-64页
    孙仿山《不着一字斋诗》序第64-66页
    胡灵泉《度梅岭图》序第66-68页
    《笏山诗草》序第68-71页
    送严墨庄同年之官新安序第71-77页
    《怡云诗草》后序第77-80页
    《鸣秋集》序第80-83页
    《红兰池馆摭存诗》序第83-87页
    《箕盤鬼女诗》序,为方伯胡恕堂同年作第87-91页
    合刻《幽女诗集》序第91-94页
    《离鸾图》序第94-97页
    《山月照弹琴轩印存》序第97-99页
    许隽生郎中《题画绝句百首》小序第99-101页
    沈伯眉《小祇陀盦诗钞》序第101-102页
    兰州《魏氏家乘》序第102-104页
    书《昙华集》后第104-107页
    书许周生《吴台卿哀词》后第107-110页
    诰封通政大夫伍太翁先生八秩寿序(代伍实生作)第110-118页
    诰封朝议大夫程太翁雪菴先生七秩双寿序第118-125页
    湖南永州太守林云峣老封翁七十寿序(代刘怡园作)第125-133页
    宜山邑侯晓园先生五十初度序第133-139页
    贵州普安州知州德亭张公七秩寿序第139-144页
    修职郎、兴安县学教谕赖翁九秩寿序第144-149页
    镇安府太守縻次泉先生六十寿序第149-154页
    庆远太守张粤卿观察寿序第154-162页
    陈秬香先生八秩寿序第162-168页
    姊丈小山先生八秩寿序第168-173页
    官西泉封翁六十双寿序第173-179页
    灵川县学训导刘君久葭六秩寿序第179-186页
    刘正夫五十初度序第186-191页
    刘笑山五秩寿序第191-194页
    石宗甫四十初度序第194-199页
    代拟制府劳公寿言第199-206页
    香泉蒋方伯三十初度序第206-214页
    诰封宜人吴太尊大母张太夫人九十寿序(代外舅作)第214-220页
    卢太夫人七秩寿序第220-226页
    殷孺人七秩寿序第226-231页
    李母吴孺人八秩寿序第231-238页
    姚母张孺人七秩寿序第238-245页
    区母招孺人七十寿序第245-250页
    敕封孺人高母曹太孺人六秩寿序第250-259页
    外姑王孺人八秩寿序第259-264页
    伍母韦孺人七十寿序第264-268页
    李母林宜人六十寿序第268-272页
    与李秋航论四六文书第272-277页
    与李铭彝书第277-278页
    与李秋航书(之一)第278-283页
    与李秋航书(之二)第283-287页
    与李秋航书(之三)第287-290页
    与李秋航书(之四)第290-294页
    后答胡桂山大令书第294-298页
    与朗玉峰书第298-300页
    答白河令李秋航书第300-304页
    为张眉叔论四六文述略第304-309页
    答门人问作令琐语第309-312页
    徵何烈妇诗启第312-317页
    募修文昌洞山亭启第317-319页
    长寿寺募修药师殿疏第319-321页
    鬻笔帖为画师许耀亭作第321-323页
    上城隍十保状第323-326页
    小除夕祭灶文第326-327页
    代宜山分县告理苗城隍文第327-330页
    刘宝臣哀辞第330-333页
    公祭刘子校茂才文第333-336页
    刘小山先生告祭文第336-338页
    公祭张小籍文第338-342页
    公祭李序园先生文第342-344页
    李绮堂先生公祭文第344-347页
    敕封七品孺人外姑王孺人告祭文第347-349页
    女士秦惠淑哀词第349-352页
    诰授奉直大夫、四川营山县知县晋知州衔俞公石村墓志铭第352-359页
    山辉覃府君墓志铭第359-365页
    明经净溪蓝君墓表第365-368页
    邓君茂林墓志铭第368-371页
    勅封文林郎、协理忻城县知县、诸生延禧莫君墓志铭第371-375页
    勅授修职郎、马平县学教谕保举知县、西园张君墓志铭第375-380页
    诰封中宪大夫楠友桂君墓表第380-384页
    李母严孺人墓表第384-389页
    博白女校书阿绿小传第389-393页
    李知月小传第393-396页
    象云赋并序第396-39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399-401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成果第401-402页
致谢第402-403页

论文共4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王绩骈文研究
下一篇:康海、王九思曲作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