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施工控制方法研究发展与现状 | 第11-13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施工控制理论 | 第14-19页 |
2.1 施工控制的目的及内容 | 第14页 |
2.2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方法 | 第14-19页 |
2.2.1 开环控制法 | 第15页 |
2.2.2 闭环控制法 | 第15-16页 |
2.2.3 最大宽容度控制法 | 第16页 |
2.2.4 自适应控制法 | 第16-17页 |
2.2.5 预测控制法 | 第17-19页 |
3 商合杭客专裕溪河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悬臂施工控制 | 第19-50页 |
3.1 裕溪河特大桥(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概况 | 第19-22页 |
3.1.1 结构尺寸 | 第19-20页 |
3.1.2 主要工程材料 | 第20-21页 |
3.1.3 施工顺序 | 第21页 |
3.1.4 工程环境 | 第21-22页 |
3.2 利用MidasCivil模拟全桥的施工阶段 | 第22-30页 |
3.3 梁体监控结果分析 | 第30-37页 |
3.3.1 线形监控成果 | 第30-35页 |
3.3.2 应力监控分析 | 第35-37页 |
3.4 施工线形主要影响目标因素分析 | 第37-49页 |
3.4.1 混凝土容重敏感性分析 | 第37-39页 |
3.4.2 混凝土弹性模量敏感性分析 | 第39-41页 |
3.4.3 预应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1-48页 |
3.4.4 合龙顺序对梁体线形的影响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零号块施工监控的水化热分析 | 第50-63页 |
4.1 温度场计算理论 | 第50-54页 |
4.1.1 导热方程及定解条件 | 第50-52页 |
4.1.2 温度场的有限元法 | 第52-54页 |
4.2 零号块水化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4.2.1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54-55页 |
4.2.2 运用MidasFea建立零号块有限元模型 | 第55-56页 |
4.3 不考虑冷却管作用下的零号块温度场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4.4 考虑冷却管作用下的零号块水化热温度场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后期线形变化分析 | 第63-80页 |
5.1 运营阶段梁体线形变化的作用机理 | 第63-64页 |
5.2 收缩徐变对梁体后期线形的影响 | 第64-66页 |
5.2.1 混凝土徐变的影响 | 第64-65页 |
5.2.2 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 预应力损失对梁体后期线形的影响 | 第66-72页 |
5.3.1 预应力损失单独作用下对梁体线形的影响 | 第66-67页 |
5.3.2 顶板预应力损失对连续梁桥挠度的影响 | 第67-68页 |
5.3.3 腹板预应力损失对连续梁桥挠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5.3.4 边跨底板预应力损失对连续梁桥挠度的影响 | 第69页 |
5.3.5 中跨底板预应力损失对连续梁桥挠度的影响 | 第69-71页 |
5.3.6 全部预应力损失对连续梁桥挠度的影响 | 第71-72页 |
5.4 桥梁所处环境湿度对后期线形变化的影响 | 第72-74页 |
5.5 二期超载对连续梁下挠的影响 | 第74-77页 |
5.6 梁体开裂对梁体线形的影响 | 第77-7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