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3.1 国外小学生安全教育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3.2 国内小学生安全教育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1.4.1 安全教育 | 第20页 |
1.4.2 公共安全教育 | 第20-21页 |
1.4.3 小学生安全教育 | 第21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2章 小学生安全教育概述 | 第23-30页 |
2.1 安全教育目标 | 第23-24页 |
2.1.1 小学生安全教育意识 | 第23页 |
2.1.2 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 | 第23-24页 |
2.1.3 小学生安全教育技能 | 第24页 |
2.2 安全教育内容 | 第24-26页 |
2.2.1 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 第24页 |
2.2.2 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 第24-25页 |
2.2.3 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 第25页 |
2.2.4 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 第25页 |
2.2.5 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 | 第25-26页 |
2.2.6 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第26页 |
2.3 安全教育方法 | 第26-28页 |
2.3.1 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 | 第26页 |
2.3.2 地方课程保证安全教育的时间 | 第26-27页 |
2.3.3 安全教育的主题活动 | 第27页 |
2.3.4 与校外人员安全教育的合作 | 第27页 |
2.3.5 家庭、社会安全教育一致 | 第27-28页 |
2.4 安全教育保障机制 | 第28-30页 |
2.4.1 确保安全教育活动的时间 | 第28页 |
2.4.2 保证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 第28页 |
2.4.3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资源建设 | 第28-29页 |
2.4.4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督导和教研活动 | 第29-30页 |
第3章 蠡县S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0-50页 |
3.1 蠡县S小学概况 | 第30页 |
3.2 调查工具 | 第30-31页 |
3.3 对蠡县S小学安全教育问题的分析 | 第31-50页 |
3.3.1 安全教育的目标分析 | 第31-33页 |
3.3.2 安全教育的内容分析 | 第33-40页 |
3.3.3 安全教育的方法分析 | 第40-46页 |
3.3.4 安全教育的机制分析 | 第46-50页 |
第4章 蠡县S小学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原因 | 第50-56页 |
4.1 教育部门对小学生安全教育机制不完善 | 第50-51页 |
4.1.1 县级教育部门安全教育责任不强 | 第50页 |
4.1.2 安全设施资源建设缺乏 | 第50页 |
4.1.3 监督和评价机制的缺失 | 第50-51页 |
4.2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缺失 | 第51-52页 |
4.2.1 学校偏重传统知识技能的传授 | 第51页 |
4.2.2 学校的安全教育没有持续性 | 第51页 |
4.2.3 学校进行安全教育没有课时保障 | 第51-52页 |
4.2.4 学校没有专业负责安全教育工作的队伍 | 第52页 |
4.3 教师对学生安全教育重视不够 | 第52-53页 |
4.3.1 教师在组织学生安全教育活动中缺乏指导性 | 第52-53页 |
4.3.2 教师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内容少 | 第53页 |
4.3.3 教师安全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单一 | 第53页 |
4.4 家长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失职 | 第53-55页 |
4.4.1 家长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抗挫折能力差 | 第53-54页 |
4.4.2 家长对小学生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 第54页 |
4.4.3 家长在没有树立安全教育的榜样作用 | 第54-55页 |
4.5 小学生自身安全教育薄弱 | 第55-56页 |
4.5.1 小学生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 | 第55页 |
4.5.2 生活经验不丰富 | 第55页 |
4.5.3 小学生猎奇心理强 | 第55-56页 |
第5章 加强对蠡县S小学学生安全教育的建议 | 第56-64页 |
5.1 教育部门加强对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 | 第56-57页 |
5.1.1 政府主管部门给予鼓励和支持 | 第56页 |
5.1.2 教育部门完善小学安全教育机制的建设 | 第56页 |
5.1.3 对学校安全教育活动进行评价 | 第56-57页 |
5.1.4 完善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 | 第57页 |
5.2 学校强化安全教育日常管理 | 第57-59页 |
5.2.1 学校丰富适合本校教育情况的安全教育资源 | 第57-58页 |
5.2.2 学校行政部门设立安全教育处 | 第58页 |
5.2.3 学校成立专业负责安全教育的人员队伍 | 第58页 |
5.2.4 学校领导要加强对学校安全教育的监督与管理 | 第58-59页 |
5.3 教师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 | 第59-60页 |
5.3.1 教师关注学生安全教育健康发展 | 第59页 |
5.3.2 教师改进安全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 第59-60页 |
5.3.3 开展对教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 第60页 |
5.4 家长加强对孩子安全教育的关注 | 第60-61页 |
5.4.1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贯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 第60页 |
5.4.2 家长与孩子和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第60-61页 |
5.4.3 及时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 | 第61页 |
5.5 增强小学生自身安全教育意识 | 第61-63页 |
5.5.1 设置符合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安全教育内容 | 第61-62页 |
5.5.2 定期开设小学生安全能力和技能实践课程 | 第62页 |
5.5.3 培养小学生面对安全事故的自救互救能力 | 第62页 |
5.5.4 小学生自身积极学习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 | 第62-63页 |
5.6 家长、学校、社会合力帮助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