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管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建筑工业化第9-10页
        1.1.2 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性第10-11页
    1.2 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综述第11-13页
        1.2.1 装配式结构的优势第11-12页
        1.2.2 装配式建筑在国外的发展第12-13页
        1.2.3 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发展第13页
    1.3 组合剪力墙的研究现状第13-21页
        1.3.1 单侧钢板组合剪力墙第14-16页
        1.3.2 双侧钢板组合剪力墙第16-18页
        1.3.3 钢管束组合剪力墙第18-20页
        1.3.4 其他组合剪力墙第20-21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1-23页
2 钢管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方案第23-35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试件设计及制作第24-29页
        2.2.1 试件设计第24-27页
        2.2.2 试件制作第27-29页
    2.3 材性试验第29-30页
        2.3.1 混凝土材性试验第29页
        2.3.2 钢板材性试验第29-30页
    2.4 试验加载方案第30-34页
        2.4.1 加载装置第30-31页
        2.4.2 测量系统第31-33页
        2.4.3 加载制度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钢管束组合剪力墙试验结果分析第35-63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试验现象第35-48页
        3.2.1 试件STW1第35-38页
        3.2.2 试件STW2第38-41页
        3.2.3 试件STW3第41-43页
        3.2.4 试件STW4第43-46页
        3.2.5 试件STW5第46-48页
    3.3 破坏模态分析第48-49页
    3.4 顶点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第49-52页
    3.5 顶点水平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第52-55页
    3.6 水平承载力分析第55-57页
    3.7 刚度衰减分析第57-58页
    3.8 耗能能力分析第58-61页
    3.9 本章小结第61-63页
4 钢管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模拟及分析第63-85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混凝土结构有限单元分析法介绍第63-64页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64-74页
        4.3.1 算法选择第65页
        4.3.2 混凝土本构模型第65-69页
        4.3.3 钢板本构模型第69页
        4.3.4 模型装配第69-70页
        4.3.5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第70-71页
        4.3.6 相互作用问题第71页
        4.3.7 划分网格及单元选择第71-72页
        4.3.8 模型验证第72-74页
    4.4 STW影响因素分析第74-83页
        4.4.1 破坏过程第74-77页
        4.4.2 顶点水平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第77-80页
        4.4.3 承载力参数分析第80-81页
        4.4.4 刚度分析第81-83页
        4.4.5 延性分析第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5 结论和展望第85-87页
    5.1 结论第85-86页
    5.2 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HP-熵权法和云模型的绿色建筑可持性评价研究
下一篇:高腐蚀环境下网格结构的极限承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