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26页 |
2.1 绿色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18-21页 |
2.1.1 可持续性评价的内涵 | 第18页 |
2.1.2 可持续性评价的特点 | 第18-19页 |
2.1.3 绿色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2.2 绿色建筑可持续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2.1 层次分析法(AHP法) | 第21-23页 |
2.2.2 熵权法 | 第23-24页 |
2.2.3 云模型 | 第24-26页 |
3 绿色建筑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6-38页 |
3.1 指标构建的原则 | 第27-28页 |
3.2 指标选取的方法 | 第28页 |
3.3 指标体系库构建 | 第28-34页 |
3.3.1 指标体系检索 | 第28页 |
3.3.2 指标体系库生成 | 第28-29页 |
3.3.3 初步选取评价指标 | 第29-34页 |
3.4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38页 |
4 构建绿色建筑可持续评价云模型 | 第38-43页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8-40页 |
4.2 云模型的构建 | 第40-43页 |
4.2.1 定性评语集的云模型表示 | 第40页 |
4.2.2 二级评价指标的云模型表示 | 第40-41页 |
4.2.3 一级评价指标云模型的确定 | 第41-42页 |
4.2.4 建立综合云模型 | 第42-43页 |
5 实证研究 | 第43-55页 |
5.1 绿色建筑项目概况 | 第43-44页 |
5.1.1 项目选取原则 | 第43页 |
5.1.2 项目简介 | 第43-44页 |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4-48页 |
5.2.1 AHP法确定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 第44-46页 |
5.2.2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 第46-47页 |
5.2.3 组合权重 | 第47-48页 |
5.3 绿色建筑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云模型构建 | 第48-55页 |
5.3.1 绿色建筑项目二级指标云模型的确定 | 第48-49页 |
5.3.2 绿色建筑项目一级指标云模型的确定 | 第49-50页 |
5.3.3 建立绿色建筑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综合云模型 | 第50-54页 |
5.3.4 项目评价结论分析 | 第54-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