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适用房建设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对经济适用房政策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对政府责任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经济适用房的发展现状 | 第16-21页 |
·经济适用房的内涵 | 第16-17页 |
·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发展沿革 | 第17-21页 |
·萌芽阶段(1994-1997年) | 第17-18页 |
·成型阶段(1998-2003年) | 第18页 |
·完善阶段(2003年至今) | 第18-21页 |
3. 政府责任的理论分析 | 第21-29页 |
·政府责任的内涵 | 第21-23页 |
·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中承担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公共品供给理论要求政府提供经济适用房 | 第23-24页 |
·治理理论要求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中明确责任 | 第24页 |
·社会本位理念要求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中实现公平 | 第24-25页 |
·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中承担的责任分析 | 第25-29页 |
·制度供给责任 | 第25-26页 |
·法律保障责任 | 第26-27页 |
·财力支持责任 | 第27页 |
·市场监管责任 | 第27-29页 |
4. 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中责任缺失的表现 | 第29-40页 |
·财力支持不足 | 第29-31页 |
·投资比例下降,建设规模降低 | 第29-30页 |
·投资方向失误 | 第30-31页 |
·市场监管不足 | 第31-35页 |
·建设标准违规 | 第31-32页 |
·建设选址偏僻 | 第32页 |
·供应定价过高 | 第32-35页 |
·制度供给不完善 | 第35-40页 |
·准入方面,对象模糊,核准困难 | 第35-37页 |
·退出方面,违规严重,退出困难 | 第37-40页 |
5. 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中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40-45页 |
·价值取向错位 | 第40-41页 |
·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公平 | 第40页 |
·政府的政绩观念和行政理念偏颇 | 第40-41页 |
·政府利益冲突 | 第41-43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 第41-42页 |
·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博弈 | 第42-43页 |
·行政监督、问责机制缺乏 | 第43-45页 |
·行政监督机制缺乏 | 第43页 |
·行政问责机制缺乏 | 第43-45页 |
6. 加强政府对经济适用房建设责任的建议 | 第45-52页 |
·道德责任要求政府强化责任意识 | 第45页 |
·制度供给责任要求政府改革行政决策机制 | 第45-46页 |
·建立居民收入及住房信息系统 | 第46页 |
·扩大行政决策的参与范围 | 第46页 |
·提高公务人员的决策能力 | 第46页 |
·法律保障责任要求政府建立法律法规 | 第46-48页 |
·财力支持责任要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 | 第48-49页 |
·市场监管责任要求政府完善监督、考核、问责机制 | 第49-52页 |
·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 | 第49-50页 |
·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 | 第50-51页 |
·行政问责机制的完善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