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对赣闽边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再认识--以抗战前(1930-1937)边区利率分析为中心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相关资料与概念第12-14页
   ·文献综述第14-19页
   ·思路与方法第19页
   ·创新与不足第19-21页
2. 借贷生态恶化下的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第21-34页
   ·抗战前的农村借贷市场第21-25页
     ·外来商品对农村现金量的冲击第21-22页
     ·天灾人祸的影响第22-24页
     ·二元结构的放大作用第24页
     ·借贷需求增加与告贷无门并存第24-25页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状况第25-29页
     ·苏维埃政府的正规供给第25-26页
     ·国民政府的正规供给第26-27页
     ·钱庄与官典、公典第27-28页
     ·国共两党正规供给的比较第28-29页
   ·赣闽边农村借贷与全国的比较第29-32页
     ·借贷环境的比较第29-30页
     ·正规供给的比较第30-32页
   ·小结第32-34页
3. 不同视角下的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分析第34-50页
   ·不同借贷内容的利率第34-38页
     ·现金借贷第34-37页
     ·实物借贷第37-38页
   ·不同借贷用途的利率第38-41页
     ·生活性借贷第39-40页
     ·生产性借贷第40页
     ·小结第40-41页
   ·不同借贷来源的利率第41-46页
     ·典当第41-42页
     ·合会第42-44页
     ·其他私人借贷第44-46页
   ·不同信用形式的利率第46-50页
     ·信用借贷与担保借贷第47-48页
     ·抵押借贷第48-50页
4. 借贷利率的约束分析第50-63页
   ·律法的约束第50-53页
     ·古代律法中对借贷利率的限定第50-51页
     ·国民政府对利率的法律规定第51页
     ·苏维埃政府的对借贷利率的限制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人文约束第53-55页
     ·农村民间借贷的习惯利率第54页
     ·受到冲击的价值观第54-55页
   ·市场约束第55-58页
     ·借贷利率的成本分析第55-57页
     ·市场的公平性第57-58页
   ·约束之外的特殊存在第58-63页
     ·违约惩罚不应算作利率第58-60页
     ·高利贷是逆向选择的产物第60-61页
     ·传统借贷的陋习第61-63页
5. 结语第63-68页
   ·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特点第63-64页
     ·金融枯竭与利率上升第63页
     ·取息与互助共存第63页
     ·利率服从多元约束第63-64页
   ·几个问题第64-65页
     ·农贷出现断层,借贷利率整体偏高第64-65页
     ·缺乏抵押担保,乡村借贷陷入困境第65页
   ·破解思路第65-68页
     ·增加政策性农贷,缓解乡村金融困境第66页
     ·规范、引导民间借贷的有序发展第66页
     ·推进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降低借贷利率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7-78页
后记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断裂与融合--论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距
下一篇:我国经济适用房建设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