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综述小结 | 第14页 |
·本文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6页 |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相应理论分析 | 第17-2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 | 第17-18页 |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涵义 | 第18页 |
·民间借贷的涵义 | 第18-19页 |
·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土地产权及信用的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土地产权与土地信用 | 第19页 |
·土地信用市场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土地信用价格理论 | 第20-21页 |
·金融抑制理论 | 第21-22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租理论 | 第22-24页 |
3. 农村土地流转中传统融资模式的局限性及农村土地证券化的优势 | 第24-28页 |
·农村土地流转中传统金融模的局限性 | 第24-27页 |
·农村土地证券化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的优势作用 | 第27-28页 |
4. 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的适用性研究 | 第28-39页 |
·国外土地证券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0页 |
·美国土地证券化的模式 | 第28-29页 |
·德国土地证券化的模式 | 第29-30页 |
·发达国家土地证券化对中国的启示 | 第30页 |
·实施农村土地证券化的客观条件分析 | 第30-31页 |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31-34页 |
·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中SPV的提出及运作 | 第34-39页 |
·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中SPV的提出 | 第34-36页 |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具体方案 | 第36-39页 |
5. 农村土地证券化的问题及措施 | 第39-44页 |
·农村土地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农村土地产权不清、主体不明 | 第39页 |
·证券市场法律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 | 第39-40页 |
·金融中介机构制度不健全 | 第40页 |
·解决农村土地证券化问题的措施 | 第40-44页 |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明确土地真正主体,完善农民保障制度 | 第40-42页 |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有力保障 | 第42-43页 |
·政府宏观政策调整,配套微观改革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