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监狱制度与劳动改造制度论文

服刑人员脱逃现象之成因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一、研究介绍第11-12页
    (一) 研究领域第11页
    (二) 研究目的第11-12页
    (三) 研究意义第12页
    (四) 研究创新点第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的基本情况第12-14页
三、理论基础第14-20页
    (一) 实证犯罪学第14页
    (二) 犯罪行为成因理论第14-18页
        1. 理性选择理论第14-15页
        2. 艾森克的人格犯罪理论第15-16页
        3. 心理动力理论第16页
        4. 社会结构理论第16-17页
        5. 社会冲突理论第17-18页
    (三) 心理成因分析方法第18-19页
    (四) 以往文献综述的总结第19-20页
四、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第20-24页
    (一) 研究模型设计和组成第20-21页
    (二) 研究问题及假设第21页
    (三) 调查问卷设计第21-24页
        1. 自变量的选择第22页
        2. 分类变量的选择第22-23页
        3. 因变量的选择第23页
        4. 样本选取第23页
        5. 问卷发放方式第23-24页
    (四) 调查的实施第24页
        1. 初始调查第24页
        2. 调查的实施第24页
五、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第24-48页
    (一) 样本构成与人口统计特征分析第24-28页
    (二) 变量的信度、因子分析和统计描述第28-32页
        1. 信度分析第28页
        2. 效度分析第28-32页
    (三) 相关分析第32-35页
        1. 焦虑的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第32-34页
        2. 抑郁的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第34-35页
    (四) 方差分析第35-46页
        1. 性别差异分析第36-37页
        2. 学历差异分析第37-39页
        3. 婚姻状况差异性分析第39-41页
        4. 收入差异性分析第41-44页
        5. 民族差异分析第44-45页
        6. 接受判决与否差异分析第45-46页
    (五) 回归分析第46-48页
        1. 因变量焦虑的回归分析第47页
        2. 因变量抑郁回归分析第47-48页
六、研究结论第48-51页
    (一) 脱逃罪成因—一个人方面第48-49页
    (二) 脱逃罪成因-监狱方面第49页
    (三) 分类因素差异的影响第49-51页
        1. 性别差异第49-50页
        2. 学历差异第50页
        3. 婚姻状况差异第50页
        4. 收入差异第50页
        5. 民族差异分析第50页
        6. 接受判决与否差异分析第50-51页
七、脱逃罪预防建议第51-55页
    (一) 重视对罪犯思想价值观的塑造第51页
    (二) 引导积极向上的压力应对方式第51页
    (三) 服刑人员法律援助第51-52页
    (四) 改善监狱环境第52-53页
    (五) 完善服刑人员权利保障第53页
    (六) 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立法第53页
    (七) 针对分类变量的建议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一 调查问卷第59-66页
附录二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说明第66-67页
附录三 因变量焦虑的回归分析第67-70页
附录四 因变量抑郁的回归分析第70-73页
附录五 附加说明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补充侦查制度研究
下一篇:商业贿赂行为的规制--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