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基于提高乘车效率的公交站信息服务设计研究--以北京公交站台为例

致谢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8-11页
1 引言第11-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公交站站信息服务设计发展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发展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发展现状第13-15页
2 基础调研分析以及用户模型创建第15-28页
    2.1 设计目标—公交站台的基础调研分析第15-16页
    2.2 目标用户—公交站乘客的基础调研分析第16-23页
        2.2.1 乘客基础属性的调研分析第17-18页
        2.2.2 乘客公交站台行为调研分析第18-21页
        2.2.3 公交出行中的乘客站台诉求第21-23页
    2.3 乘客人群分类模型第23-28页
        2.3.1 基于行为目的的乘客IWQ分类模型定义第23-24页
        2.3.2 基于IWQ模型的乘客行为模型及角色转换第24-27页
        2.3.3 基于IWQ模型的乘客诉求及设计方案聚焦第27-28页
3 信息对乘客空间行为诱导设计研究第28-38页
    3.1 信息对行为的影响研究第28-30页
        3.1.1 基于认知乘客行为模式研究第28-29页
        3.1.2 PIS信息对车站乘客均衡性的组织管理第29页
        3.1.3 乘客寻路行为与站台信息引导的关系第29-30页
    3.2 PIS信息对乘客行为诱导的方案设计第30-38页
        3.2.1 基于IWQ模型的乘客站台行为模型创建第30-32页
        3.2.2 信息分布模型下的信息可达性需求满足第32-34页
        3.2.3 诱导乘客行为的站台信息模型建立第34-38页
4 基于信息层级的站台核心信息再设计研究第38-46页
    4.1 信息层级展示设计需求研究第38-40页
        4.1.1 用户视觉信息获取生理分析第38页
        4.1.2 信息层级关系认知:主次、相邻、互动、转化第38-39页
        4.1.3 信息层级表现的设计手法第39-40页
    4.2 PIS核心信息再设计第40-46页
        4.2.1 静态站牌的信息再设计第40-43页
        4.2.2 排队区即时信息的再设计第43-45页
        4.2.3 站棚即时信息的再设计第45-46页
5 设计整合——以北京新宫站为例第46-47页
6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A第51-53页
索引第53-55页
作者简历第55-5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区域清分结算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高铁列控地面系统验收及维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