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制造工艺、安装论文

连杆衬套表面粗糙度对润滑特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连杆衬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连杆衬套表面粗糙度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连杆衬套动压润滑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2 连杆衬套的表面粗糙度及润滑特性分析第18-24页
    2.1 结构组成第18-19页
    2.2 连杆衬套表面粗糙度分析第19-22页
        2.2.1 表面粗糙度对连杆衬套性能的影响第19页
        2.2.2 影响连杆衬套表面粗糙度的因素第19-21页
        2.2.3 连杆衬套的润滑特征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4页
3 连杆衬套表面粗糙度的试验研究第24-41页
    3.1 连杆衬套表面粗糙度试验第24-26页
        3.1.1 试件制备第24-25页
        3.1.2 切削用量第25-26页
    3.2 试验设计第26-29页
        3.2.1 试验目的第26页
        3.2.2 试验设备第26-28页
        3.2.3 试验的方法第28页
        3.2.4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第28-29页
    3.3 单因素试验第29-34页
        3.3.1 单因素试验方案第29-30页
        3.3.2 试验结果分析第30-34页
    3.4 正交试验第34-40页
        3.4.1 正交试验法第34-35页
        3.4.2 试验的设计方案第35-36页
        3.4.3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第36-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动压润滑建模第41-56页
    4.1 EXCITE多体动力学理论第41-43页
        4.1.1 EXCITE软件介绍第41-42页
        4.1.2 质点的坐标描述第42-43页
    4.2 多体系统方程第43-47页
        4.2.1 对自由度的缩减第45-46页
        4.2.2 动态缩减方程第46-47页
    4.3 连杆衬套的动压润滑建模第47-55页
        4.3.1 连杆衬套的三维实体模型建立第47-48页
        4.3.2 连杆衬套的有限元模型第48-49页
        4.3.3 连杆衬套有限元模型模态缩减第49-50页
        4.3.4 连杆衬套的动压润滑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第50-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连杆衬套的表面粗糙度对润滑特性的影响第56-73页
    5.1 发动机转数的影响第56-59页
    5.2 最小油膜厚度的影响第59-61页
    5.3 最大油膜压力的影响第61-62页
    5.4 最大粗糙接触压力的影响第62-68页
        5.4.1 最大粗糙峰接触压力第62-63页
        5.4.2 平均粗糙接触压力的影响第63-68页
    5.5 摩擦功耗的影响第68-70页
    5.6 轴心轨迹分析第70-72页
    5.7 本章小结第72-7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总结第73-74页
    6.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锡青铜衬套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及磨损量数值仿真
下一篇:飞溅润滑连杆衬套润滑性能及轴心轨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