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情况综述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综述 | 第14-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高职院校 | 第19页 |
2.1.2 顶岗实习 | 第19页 |
2.1.3 校企合作 | 第19-20页 |
2.1.4 保障机制 | 第20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1页 |
2.2.2 政府职能理论 | 第21-22页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广东省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政策保障发展及特点 | 第23-27页 |
3.1 广东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适应经济发展态势 | 第23页 |
3.2 广东省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相关政策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3.3 广东省高职教育顶岗实习政策保障特点 | 第25-27页 |
第四章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问题分析——基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 | 第27-41页 |
4.1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情况 | 第27页 |
4.2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及顶岗实习发展状况 | 第27-29页 |
4.3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研究设计与调查 | 第29-30页 |
4.4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0-36页 |
4.4.1 实习基地不足,顶岗实习实施管理困难 | 第30-31页 |
4.4.2 学生权益受损,维权渠道不畅 | 第31-33页 |
4.4.3 顶岗实习缺乏过程管理,监控评价困难 | 第33-34页 |
4.4.4 企业参与度低,不利于人才培养 | 第34-35页 |
4.4.5 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适应性较差 | 第35-36页 |
4.5 广东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存在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4.5.1 制定了宏观的指导政策,但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细则 | 第37-38页 |
4.5.2 教育经费投入低,影响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 第38页 |
4.5.3 组织机构缺失,没有统一的推进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机构 | 第38-39页 |
4.5.4 行业作用没有发挥,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 第39页 |
4.5.5 缺乏监督管理,没有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顶岗实习保障经验及启示 | 第41-44页 |
5.1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政策保障做法及经验 | 第41-43页 |
5.2 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政策保障的启示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构建广东高职院校“四位一体”的顶岗实习政策调控与保障机制 | 第44-50页 |
6.1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提供立法保障 | 第44-45页 |
6.2 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提供组织保障 | 第45-46页 |
6.2.1 政府主导建立校企合作组织协调机构 | 第45-46页 |
6.2.2 政府主导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 第46页 |
6.3 强化激励机制,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动力保障 | 第46-48页 |
6.3.1 加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 第46-47页 |
6.3.2 实施校企合作资格制度 | 第47页 |
6.3.3 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激励机制 | 第47-48页 |
6.4 健全监督评价体系,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提供质量保障 | 第48-50页 |
6.4.1 引导校企建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 | 第48页 |
6.4.2 建立第三方管理和评价体系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