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植物文化及其在文化建园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7页
    1.1 植物与文化第16-17页
    1.2 植物个体及其组合的文化内涵第17-19页
        1.2.1 植物个体的文化内涵第17-18页
        1.2.2 植物组合的文化内涵第18-19页
    1.3 植物的衍生文化内涵第19-22页
        1.3.1 农耕与植物文化第19-20页
        1.3.2 宗教与植物文化第20页
        1.3.3 民俗与植物文化第20-21页
        1.3.4 士大夫精神追求与植物文化第21-22页
    1.4 植物文化内涵及其表达的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2-24页
        1.4.1 传统植物文化的现代表达形式有待挖掘第23页
        1.4.2 新兴植物文化内涵有待探讨第23页
        1.4.3 植物文化与其他文化体系有待结合第23-24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4-27页
        1.5.1 研究目的第24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1.5.3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5.4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北京园林和民居植物文化应用第27-89页
    2.1 调研地点及选择依据第27-33页
        2.1.1 古典园林与民居第28-31页
        2.1.2 现代园林与居民区第31-33页
    2.2 调研过程及主要方法第33-34页
        2.2.1 调研过程第33页
        2.2.2 主要方法第33-34页
    2.3 古典园林与民居调研结果和分析第34-63页
        2.3.1 颐和园第34-40页
        2.3.2 恭王府第40-51页
        2.3.3 郭沫若故居第51-55页
        2.3.4 梅兰芳纪念馆第55-56页
        2.3.5 老舍故居第56-57页
        2.3.6 前门西河沿社区第57-59页
        2.3.7 云居胡同28号等民居第59-60页
        2.3.8 云居旅馆第60-63页
    2.4 现代园林与民居调研结果和分析第63-85页
        2.4.1 北京市植物园第63-73页
        2.4.2 时代花园璟公院居民区第73-78页
        2.4.3 首钢八角居民区第78-85页
    2.5 调研结果间的比较与讨论第85-89页
        2.5.1 植物个体文化第85-86页
        2.5.2 植物组合文化第86-87页
        2.5.3 植物衍生文化第87-89页
第三章 调研问卷结果汇总与分析第89-103页
    3.1 调查方法第89-92页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92-101页
        3.2.1 文化建园认知度和影响度第92-93页
        3.2.2 园林文化重要度第93-94页
        3.2.3 植物景观效果和公众偏好度第94-97页
        3.2.4 植物文化认知度及其应用途径第97-101页
    3.3 调研问卷结果小结第101-103页
第四章 北京院子72号的文化建园规划第103-119页
    4.1 场地分析第104-108页
        4.1.1 自然地理状况第104-105页
        4.1.2 北京院子72号现场资料第105-108页
    4.2 指导思想和规划大纲第108-111页
        4.2.1 指导思想第108-109页
        4.2.2 建设目标第109页
        4.2.3 总体规划与文化立意第109-111页
    4.3 植物景观设计第111-116页
        4.3.1 植物种类选择第111页
        4.3.2 平面种植设计第111-113页
        4.3.3 植物景观设计第113-116页
    4.4 植物文化性的表现第116-117页
        4.4.1 植物个体文化第116页
        4.4.2 植物组合文化第116-117页
        4.4.3 植物衍生文化第117页
    4.5 小结第117-119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119-124页
    5.1 中国植物文化的来源更加丰富且在不同园林绿地类型中表达方式不同第119-120页
    5.2 传统文化中植物文化的内涵及其园林应用应有所继承扬弃和创新第120-121页
    5.3 现代园林建设对植物文化的应用与意境营造应符合大众对植物文化的感受与鉴赏能力的提升第121-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7页
附录第127-131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详细摘要第133-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州古村落传统空间重构策略研究--以陆巷为例
下一篇:新型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驱动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