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研究方法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6-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17-20页 |
2 公路基础设施与城镇化相关理论研究及发展现状分析 | 第20-42页 |
2.1 公路基础设施的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2.1.1 基础设施概念的理论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2.1.2 我国公路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 | 第22-23页 |
2.1.3 公路基础设施对相关产业的影响研究 | 第23-24页 |
2.2 陕西省公路基础设施的现状分析 | 第24-29页 |
2.2.1 陕西省公路基础设施的现状 | 第24-26页 |
2.2.2 陕西省公路基础设施发展的未来趋势 | 第26-29页 |
2.3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 第29-32页 |
2.3.1 城镇化的概念理论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2.3.2 城镇化理论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2.4 陕西省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 第32-38页 |
2.4.1 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历程 | 第32-34页 |
2.4.2 陕西省各市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 | 第34-36页 |
2.4.3 陕西省及各市城镇化发展规划 | 第36-38页 |
2.5 公路基础设施与城镇化相互关系的相关理论 | 第38-42页 |
2.5.1 公路基础设施与城镇化的理论研究进展 | 第39-40页 |
2.5.2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公路基础设施与城镇化的理论研究进展 | 第40-42页 |
3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陕西省城镇化实证模型及非空间因素下的实证分析 | 第42-54页 |
3.1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 第42-43页 |
3.2 空间效应问题 | 第43-47页 |
3.2.1 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依赖性 | 第43-44页 |
3.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第44-46页 |
3.2.3 空间权重矩阵 | 第46-47页 |
3.3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第47-49页 |
3.3.1 横截面数据空间计量模型 | 第47-48页 |
3.3.2 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 | 第48-49页 |
3.4 非空间因素影响下的公路基础设施与陕西省城镇化的关系 | 第49-54页 |
3.4.1 模型及变量选取 | 第49-50页 |
3.4.2 公路基础设施与陕西省城镇化的实证研究 | 第50-54页 |
4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陕西省城镇化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 第54-66页 |
4.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第54-56页 |
4.1.1 地理特征的空间权重矩阵 | 第54-55页 |
4.1.2 社会经济交通特征的空间权重矩阵 | 第55-56页 |
4.2 公路基础设施与陕西省城镇化相关性检测 | 第56-60页 |
4.2.1 陕西省2006年公路基础设施与城镇化自相关性分析 | 第56-58页 |
4.2.2 陕西省2012年公路基础设施与城镇化自相关性分析 | 第58-60页 |
4.3 公路基础设施与陕西省城镇化的实证检测 | 第60-66页 |
4.3.1 陕西省2006年公路基础设施与城镇化空间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4.3.2 陕西省2012年公路基础设施与城镇化空间计量实证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7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7-70页 |
5.3.1 研究不足 | 第67-68页 |
5.3.2 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