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4-18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1.4.3 研究的框架 | 第16-18页 |
2.地域性文化与城市公园 | 第18-34页 |
2.1.地域性文化 | 第18-23页 |
2.1.1 概念 | 第18页 |
2.1.2 构成要素 | 第18-19页 |
2.1.3 特征 | 第19-20页 |
2.1.4 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2.2.城市公园 | 第23-26页 |
2.2.1 概念 | 第23页 |
2.2.2 分类与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2.2.3 历史发展 | 第24-26页 |
2.2.4 论文研究范围界定 | 第26页 |
2.3 城市公园的景观特性 | 第26-27页 |
2.3.1 自然生态性 | 第26页 |
2.3.2 城市性 | 第26页 |
2.3.3 文化历史性 | 第26-27页 |
2.3.4 开放性 | 第27页 |
2.3.5 参与性 | 第27页 |
2.4 西安城市公园景观概况 | 第27-32页 |
2.4.1 西安历史人文与景观 | 第27-28页 |
2.4.2 西安自然环境 | 第28-29页 |
2.4.3 西安城市公园地域特色 | 第29-31页 |
2.4.4 西安城市公园地域性文化表达载体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西安城市公园现状分析 | 第34-56页 |
3.1 历史遗址园---大唐芙蓉园地域性景观调研 | 第34-39页 |
3.1.1 大唐芙蓉园概况 | 第34页 |
3.1.2 大唐芙蓉园地域性文化表达 | 第34-39页 |
3.2 带状公园---西安环城西苑公园地域性景观调研 | 第39-42页 |
3.2.1 西安环城西苑公园概况 | 第39页 |
3.2.2 西安环城西苑公园地域性文化表达 | 第39-42页 |
3.3 主题公园 | 第42-51页 |
3.3.1 寒窑遗址公园地域性景观调研 | 第42-47页 |
3.3.2 西安汉城湖公园地域性景观调研 | 第47-51页 |
3.4 广场性公园---大雁塔北广场地域性景观调研 | 第51-54页 |
3.4.1 大雁塔北广场概况 | 第51页 |
3.4.2 大雁塔北广场地域性文化表达 | 第51-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西安市城市公园地域性文化表达的评价分析 | 第56-69页 |
4.1 西安城市公园地域文化表达的内容 | 第56-65页 |
4.1.1 自然景观与地域风土 | 第56-58页 |
4.1.2 地域历史与文化 | 第58-63页 |
4.1.3 西安城市公园地域性文化表达的优势与不足 | 第63-65页 |
4.2 西安城市公园地域性文化表达的方法 | 第65-67页 |
4.2.1 外在形式的隐喻与象征 | 第65页 |
4.2.2 历史传统的借鉴与继承 | 第65-66页 |
4.2.3 景观形象的直接表达 | 第66页 |
4.2.4 历史资源的记载与再现 | 第66-67页 |
4.2.5 符号元素的抽取与提炼 | 第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5.西安城市公园地域性文化的表达对策 | 第69-80页 |
5.1 西安城市公园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 第69-71页 |
5.1.1 整体性原则 | 第69页 |
5.1.2 美学审美原则 | 第69页 |
5.1.3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性保护原则 | 第69-71页 |
5.1.4 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创新原则 | 第71页 |
5.2 西安城市公园地域性文化表达的对策 | 第71-77页 |
5.2.1 自然层面--尊重自然和因地制宜 | 第71-74页 |
5.2.2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精神层面 | 第74-77页 |
5.3 西安城市公园地域性文化表达载体的建设 | 第77-79页 |
5.3.1 景观空间布局及营造的整体性 | 第78页 |
5.3.2 道路广场结合现代技术 | 第78页 |
5.3.3 设施小品的形式质感 | 第78-79页 |
5.3.4 植物景观的培育改良 | 第79页 |
5.3.5 建筑景观的借鉴与继承 | 第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图表目录 | 第86-90页 |
附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