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8-18页 |
1.1 植物体内类受体激酶 | 第8-11页 |
1.1.1 RLK参与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信号通路,调节生长发育 | 第8-9页 |
1.1.2 RLK参与调控植物发育,先天免疫和细胞死亡 | 第9-10页 |
1.1.3 BAK1与SERK1的已知功能 | 第10-11页 |
1.2 脱落是植物发育的重要环节 | 第11-18页 |
1.2.0 脱落部位的形态学观察 | 第12-13页 |
1.2.1 影响脱落发生的信号 | 第13页 |
1.2.2 IDA-HAE/HSL2 | 第13-16页 |
1.2.3 其他已报道的脱落过程相关基因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38页 |
2.1 拟南芥植物材料的培养 | 第18页 |
2.2 分子实验 | 第18-24页 |
2.2.1 突变体基因型鉴定 | 第18-20页 |
2.2.2 目的基因表达情况鉴定 | 第20-21页 |
2.2.3 基因克隆 | 第21-24页 |
2.3 遗传实验 | 第24-26页 |
2.3.1 遗传杂交 | 第24-25页 |
2.3.2 转基因材料构建 | 第25-26页 |
2.4 生化实验 | 第26-30页 |
2.4.1 植物总蛋白的提取 | 第26页 |
2.4.2 WB鉴定标签 | 第26-29页 |
2.4.3 GUS染色 | 第29-30页 |
2.5 扫描电镜的使用 | 第30页 |
2.6 酵母双杂交 | 第30-33页 |
2.6.1 载体构建 | 第30-31页 |
2.6.2 酵母菌株转化 | 第31页 |
2.6.3 酵母双杂交 | 第31-32页 |
2.6.4 筛选阳性克隆 | 第32页 |
2.6.5 阳性杂交验证 | 第32-33页 |
2.7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 | 第33-34页 |
2.7.1 载体的构建 | 第33页 |
2.7.2 烟草瞬时表达系统 | 第33-34页 |
2.7.3 荧光显微镜观察互作情况 | 第34页 |
2.8 Co-IP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 第34-36页 |
2.8.1 烟草瞬时表达系统表达蛋白 | 第35页 |
2.8.2 烟草总蛋白的提取 | 第35页 |
2.8.3 免疫沉淀(IP) | 第35-36页 |
2.8.4 Western Blot检测IP及Co-IP结果 | 第36页 |
2.9 遗传筛选对于Brassinazole不敏感的拟南芥突变体 | 第36-38页 |
2.9.1 突变体库的构建 | 第36页 |
2.9.2 突变体的筛选 | 第36-38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 第38-52页 |
3.1 BAK1与SERK1参与调控拟南芥花器官脱落的分子机理 | 第38-48页 |
3.1.1 serk1-8, bak1-4,serk1-8 bak1-4花器官脱落情况统计 | 第38页 |
3.1.2 SERK1-OX,BAK1-OX花器官脱落情况统计 | 第38-40页 |
3.1.3 serk1-8 bak1-4离层区发育异常 | 第40-43页 |
3.1.4 SERK1与BAK1的表达谱GUS | 第43-44页 |
3.1.5 酵母双杂交验证SERKs与HSLs的相互作用 | 第44-45页 |
3.1.6 BFC验证SERKs与HSLs的相互作用 | 第45-46页 |
3.1.7 免疫共沉淀(Co-IP)验证SERK1与HAE的相互作用 | 第46-47页 |
3.1.8 构建遗传突变体进行离层区观察 | 第47-48页 |
3.2 bak1-4背景下拟南芥BRZ不敏感突变体的筛选 | 第48-52页 |
3.2.1 筛选结果统计 | 第48页 |
3.2.2 104-I3对BRZ相对不敏感 | 第48-49页 |
3.2.3 104-I3对BL超敏感 | 第49-50页 |
3.2.4 104-I3发育表型分析以及插入位点克隆分析 | 第50-52页 |
第四部分 小结 | 第52-56页 |
4.1 BAK1与SERK1花器官脱落的完成是必须的 | 第52-55页 |
4.2 104-I3可能参与BR信号的转导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