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统设计与验证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设计和研究的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制动系统开发流程介绍 | 第14-21页 |
2.1 制动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14页 |
2.2 制动系统开发流程图 | 第14-18页 |
2.3 制动系统开发流程图描述 | 第18-21页 |
第3章 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第21-46页 |
3.1 汽车制动系统概述 | 第21-24页 |
3.1.1 制动系统的组成 | 第21-22页 |
3.1.2 制动系统功能 | 第22-23页 |
3.1.3 制动系统的评价指标 | 第23-24页 |
3.2 汽车制动性能分析 | 第24-32页 |
3.2.1 想制动力分配 | 第24-26页 |
3.2.2 理想制动压力分配 | 第26页 |
3.2.3 实际制动压力分配 | 第26-28页 |
3.2.4 实际制动力分配 | 第28-29页 |
3.2.5 驻车制动 | 第29-31页 |
3.2.6 制动法规与评价 | 第31-32页 |
3.3 重要零部件选型与计算 | 第32-45页 |
3.3.1 制动踏板的行程应满足的几个条件 | 第32-33页 |
3.3.2 影响制动踏板行程的因素 | 第33页 |
3.3.3 制动踏板力及行程的计算 | 第33页 |
3.3.4 真空助力器总成 | 第33-37页 |
3.3.5 制动主缸 | 第37-40页 |
3.3.6 感载阀 | 第40-42页 |
3.3.7 感载比例阀 | 第42-44页 |
3.3.8 制动器 | 第44-45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某轻型汽车制动系统计算校核 | 第46-65页 |
4.1 概述 | 第46页 |
4.2 计算校核过程 | 第46-62页 |
4.2.1 整车参数 | 第46-47页 |
4.2.2 理想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 第47-49页 |
4.2.3 制动性能校核及调整 | 第49-62页 |
4.3 编制计算表格 | 第62-65页 |
4.3.1 已知参数 | 第62页 |
4.3.2 理想制动力与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 | 第62-63页 |
4.3.3 调整后的曲线 | 第63-64页 |
4.3.4 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关系曲线 | 第64-65页 |
第5章 验证阶段 | 第65-71页 |
5.1 人机工程 | 第65-66页 |
5.1.1 踏板位置的校核 | 第65-66页 |
5.1.2 脚踏板高度差及离地毯高度校核 | 第66页 |
5.2 试验验证 | 第66-71页 |
5.2.1 试验依据 | 第66-68页 |
5.2.2 性能试验结果 | 第68-70页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0-71页 |
第6章 制动系统故障分析 | 第71-82页 |
6.1 制动系统制动跑偏问题 | 第71-76页 |
6.1.1 造成制动跑偏的潜在原因 | 第71-76页 |
6.2 制动距离长 | 第76-78页 |
6.2.1 制动距离长的现象 | 第76页 |
6.2.2 故障主要原因 | 第76页 |
6.2.3 针对摩擦片来介绍查找问题的思路 | 第76-78页 |
6.3 制动时有异响 | 第78-80页 |
6.3.1 现象 | 第78页 |
6.3.2 原因 | 第78-79页 |
6.3.3 故障诊断 | 第79页 |
6.3.4 缓踩制动踏板时的异响分析 | 第79-80页 |
6.4 驻车 | 第80-81页 |
6.4.1 问题描述 | 第80-81页 |
6.4.2 原因分析 | 第81页 |
6.4.3 问题确认 | 第81页 |
6.5 再次试验验证 | 第81-8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