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33页 |
2.1 本课题相关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发展情况 | 第17-18页 |
2.2 前人的研究成果 | 第18-33页 |
2.2.1 O2O电子商务研究综诉 | 第18-22页 |
2.2.2 电子商务满意度的研究 | 第22-26页 |
2.2.3 O2O电子商务消费者满意度的研究 | 第26页 |
2.2.4 消费者满意度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2.2.5 论述关于技术接受的模型 | 第28-33页 |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问卷设计 | 第33-39页 |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33页 |
3.2 模型研究假设 | 第33-34页 |
3.2.1 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风险三者的预设 | 第33-34页 |
3.2.2 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之间关系进行的假设 | 第34页 |
3.2.3 消费者的个体特性对消费者满意以及感知价值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34页 |
3.3 变量的含义以及相关测量 | 第34-37页 |
3.3.1 相关变量的含义 | 第34-35页 |
3.3.2 变量的测量 | 第35-37页 |
3.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7页 |
3.4.1 问卷设计 | 第37页 |
3.4.2 问卷前测 | 第37页 |
3.4.3 问卷正式发放和收回 | 第37页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假设模型的检验和实证研究 | 第39-53页 |
4.1 样本的统计分析 | 第39-41页 |
4.1.1 样本人群统计资料 | 第39页 |
4.1.2 统计内容 | 第39-40页 |
4.1.3 网络涉入程度 | 第40-41页 |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1-42页 |
4.2.1 信度分析 | 第41页 |
4.2.2 效度分析 | 第41-42页 |
4.3 假设检验 | 第42-49页 |
4.3.1 模型体系的路径分析 | 第42-45页 |
4.3.2 顾客期望对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45-47页 |
4.3.3 个体特定创新性在消费者满意与感知价值之间关系方面的调节作用 | 第47-49页 |
4.4 假设分析 | 第49-53页 |
4.4.1 感知有用性的正面影响 | 第49-50页 |
4.4.2 感知易用性对顾客满意度和感知价值存在着极小的影响 | 第50页 |
4.4.3 感知风险对顾客满意度和感知价值存在着极小的负面影响 | 第50页 |
4.4.4 感知价值不仅对顾客的满意度存在着异性的影响,并且也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 | 第50-51页 |
4.4.5 顾客的满意度与感知价值和顾客期望值之间成正比的关系 | 第51页 |
4.4.6 顾客的满意度与感知价值和顾客的创新性之间成正比的关系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 第53-57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3页 |
5.2 O2O电商模式存在着困难分析和消费者忠诚度管理优势 | 第53-54页 |
5.3 O2O电子商务营销建议 | 第54-56页 |
5.4 研究展望与不足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研究成果及发布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导师与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附件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