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规范打车软件政策分析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一、政策分析方法简介 | 第11-13页 |
二、政府管制理论综述 | 第13-14页 |
三、出租汽车行业管制 | 第14-15页 |
四、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20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多源流模型与政府干预理论 | 第20-27页 |
第一节 多源流模型政策分析方法 | 第20-24页 |
一、多源流模型起源 | 第20-21页 |
二、多源流模型 | 第21-22页 |
三、多源流模型适用性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 第24-27页 |
一、市场失灵 | 第24-25页 |
二、政府干预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上海市政府规范打车软件政策多源流模型分析 | 第27-54页 |
第一节 多源流模型:问题源流 | 第27-36页 |
一、上海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二、重要指标 | 第30-31页 |
三、焦点事件 | 第31-32页 |
四、打车软件对原有问题的影响 | 第32-35页 |
五、问题源流综述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多源流模型:政策源流 | 第36-40页 |
一、政府内部的政策源流 | 第36-38页 |
二、政府外部的政策源流 | 第38-39页 |
三、政策源流综述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多源流模型:政治源流 | 第40-48页 |
一、民众情绪 | 第40-41页 |
二、利益集团 | 第41-46页 |
三、政治源流中的政府 | 第46-47页 |
四、政治源流综述 | 第47-48页 |
第四节 各源流汇合——政府规范政策出台 | 第48-50页 |
一、政策窗 | 第48-49页 |
二、各源流汇合 | 第49-50页 |
三、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分析 | 第50页 |
第五节 政策的不足 | 第50-54页 |
一、政策针对问题和目标不完善 | 第50-51页 |
二、政策内容缺陷 | 第51-53页 |
三、各方利益平衡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国外政府规范打车软件经验借鉴 | 第54-60页 |
第一节 国外政府规范打车软件政策介绍 | 第54-57页 |
一、打车软件在美国 | 第54-55页 |
二、打车软件在英国 | 第55-56页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打车软件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对上海市政府规范打车软件政策的启示 | 第57-60页 |
一、上海出租汽车市场与国外情况的不同 | 第58页 |
二、国外政府对于打车软件管理给上海的启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对策和建议 | 第60-66页 |
第一节 政策目标的修正 | 第60-61页 |
第二节 政策内容的完善 | 第61-64页 |
一、政策针对性改进建议 | 第61-63页 |
二、政策执行性改进建议 | 第63-64页 |
第三节 利益集团的再平衡 | 第64页 |
第四节 综合政策对策和建议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6-70页 |
第一节 启示 | 第66-68页 |
一、上海出租汽车行业的定位和预约模式再思考 | 第66-67页 |
二、对于其他领域的启示 | 第67-68页 |
第二节 深入研究方向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