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的来源 | 第9页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1 柴油机尾气中污染物种类及来源 | 第10-11页 |
1.2.2 柴油机尾气的特性与危害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3.1 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X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5页 |
1.3.2 三效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3 四效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1 实验用气 | 第20-21页 |
2.1.2 实验药剂 | 第21页 |
2.2 实验仪器及装置 | 第21-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26页 |
2.3.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2页 |
2.3.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方法 | 第22-24页 |
2.3.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4-26页 |
第3章 Ru-Ir/TiO_2 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x | 第26-40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实验 | 第26页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页 |
3.2.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8页 |
3.3.1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31页 |
3.3.2 Ru-Ir/TiO_2 催化去除碳颗粒和NOX的活性 | 第31-33页 |
3.3.3 Ru和Ir负载比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4 Ru-Ir/TiO_2 的恒温催化活性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第三贵金属改性Ru-Ir/TiO_2 催化同时去除碳颗粒和NOx | 第40-52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实验 | 第40页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页 |
4.2.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1页 |
4.3.1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0-44页 |
4.3.2 第三贵金属改性Ru-Ir/TiO_2 | 第44-45页 |
4.3.3 Ag负载比例对Ag-Ru-Ir/TiO_2 的活性影响 | 第45-47页 |
4.3.4 贵金属负载总量对Ag-Ru-Ir/TiO_2 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5 Ag-Ru-Ir/TiO_2 的恒温催化活性 | 第48-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Ag-Ru-Ir/TiO_2 四效催化活性及其催化路径 | 第52-62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实验 | 第52页 |
5.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2页 |
5.2.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5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5.3.1 Ag-Ru-Ir/TiO_2 的四效催化活性 | 第52-53页 |
5.3.2 Ag-Ru-Ag/TiO_2 的恒温四效催化活性 | 第53-55页 |
5.3.3 Ag-Ru-Ir/TiO_2 的四效催化路径 | 第55-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页 |